操作系统开发

操作系统开发

汉芯一号、木兰语言再到天赐 OS,国产基础软件六年血泪,梦想何圆?

站长必读优采云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95 次浏览 • 2020-07-17 08:03 • 来自相关话题

  封图 | CSDN 付费下载自东方 IC
  出品 | CSDN(ID:CSDNnews)
  近日,一款名为“天赐”的国产操作系统如同从天而降般的步入人们的视线,在知乎热榜上有网友把“天赐”操作系统的内核、架构、应用层面都说得有模有样,甚至“天赐”操作系统的Logo和PPT都发布下来:
  
  这个“天赐”OS又是我们国产操作系统的黄粱一梦,很快这个话题下的每位回答被加上“内容包含虚构创作”的标签:
  
  像“天赐OS”一样,在国产基础软件领域总是乌龙风波不断。例如堪称可以一统物联网江湖的“木兰语言“,其实是套壳Python;2003年,0.18微米的“汉芯一号”,只是诺基亚的一个马甲。这些技术作假风波一次次地消磨了大众对于“自主可控”的信心。
  
  国产基础软件之殇
  基础软件的市场容量并不低,光是操作系统的授权及技术服务一项,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接近6000亿人民币,国家对于基础软件的支持力度很高,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我国在操作系统方面的国家投入早已累计超过了160亿人民币。但这背后,我们形成了好多“PPT”操作系统、“宣传片”CPU。
  从现实市场占有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在桌面操作系统上,微软的Windows抢占87.66%,苹果MacOS抢占7.09%,两者加到一起几乎抢占了95%以上的市场。在联通终端操作系统方面,谷歌安卓占75.98%,苹果iOS抢占22.88%,几乎没有为其它操作系统留有任何空间。国产操作系统该何去何从?
  在IT领域,我们真正敢说做得不错的基本上都是以量为王的,归纳来说只有两个场景,一种是如陌陌、支付宝等大流量、高并发的应用,通过流量来进行变现;二是网络交换机、存储、乃至终端设备等硬件产品,通过我国对于设备的巨大需求量来获取边际成本优势。这两种场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不怕盗版,即使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也能产生良性发展的闭环。
  由于我国整体环境对于软件付费的习惯太弱。想做一款精品软件,哪怕一款精品游戏来获利是十分困难的,免费入门再吸引用户冲值的方案倒是做得风声水起,可以说国外IT行业发展的逻辑是以流量为王的。由于不重视保护知识产权的诱因,也可能是因为“破解版”、“越狱版”等使我们形成了一种掌控感的错觉,好像我们早已不再重复开发这些早已被破解的软件。
  对于知识产权的轻视心态,其实烧毁基础软件的发展底泥,笔者见到连国外操作系统方面的先驱级人物,清华女神魏永明老师,在其公司主页上发布了例外清单:,对个别未遵循GPL协议,使用其产品的公司进行了公示处理。
  MiniGui作为国外最早的开源操作系统项目之一,如果连这样名星的产品未能保护其版权的话,那么我们在这方面做的有多差也是可想而知,也恰恰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足,让我们错失了操作系统由桌面端向移动端转化的黄金六年,何谈做Matlab、EDA工具等基础软件。
  
  国产基础软件之转机
  
  这不是说国产基础软件完全没有翻盘的可能,在这个新六年的关口,万物互联的时代的到来,这对于基础领域来说无疑是弯道会车的超良机。
  回顾操作基础系统的发展历史发展,1980年代,当时的计算机主要面向专业人员,操作系统通常集成开发工具,RTOS kernel在当时逐渐成熟;到了1990及2000年代,随着PC机的大面积普及,开发环境已然不再重要,操作系统的用户体验需求提升,通用操作系统开始产生趋势,围绕操作系统的生态群落逐渐成型;2010年,随着安卓和iOS的出世,操作系统开始由桌面向移动端变革;到了2020年,物联网时代的OS呼之欲出。
  物联网时代将为业界带来比之前高出30倍的流量增速,其巨大的规模效应所带来的红利也极可能填补我们其它方面的弱项,国家目前开始意识到基础软件与物联网结合所带来的机会,在国家新政层面给与了足够的倾斜,对比物联网发展十二五、十三五两份发展规划可以看见,对于关键技术的定义少将物联网操作系统加入其中,物联网所带来的发展机会,也会为国产操作系统及时序数据库的发展带来转机: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关键技术
  物联网“十三五”规划关键技术
  信息感知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传感器技术
  操作系统
  信息传输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
  体系构架共性技术
  物联网与联通互联网、大数据整合技术
  提到国产的物联网操作系统,那RT-Thread是一个标杆性产品,经过十几年上亿台设备装机的技术沉淀,RT-Thread无论在稳定性,硬件兼容性等硬指标都有着特别突出的表现。
  去年云栖会议的阿里推出了AliOS Things 3.0,这款OS的最大亮点是与阿里云无缝对接,内核支持平头姐的系列芯片,布局AI+物联网的意味显著。
  物联网带来了新的数据处理逻辑,传统数据库的底层逻辑是不能错。如在双十二秒杀活动时,在并发恳求超限的极端情况下,数据库舍弃处理个别恳求,但处理的恳求是绝不能准许出错的。物联网时代的首要目标是数据最大化,其底层逻辑是数据不能漏,loT终端常常都是一些传感,其自身可靠性有限,一般都是靠多点冗余互相验证来保证整体可靠性的,所以对于某一点的准确率要求并不高,但是好多数据不能及时采集就会遗失麒麟文章采集软件,因此物联网常常使用时序数据库,其对于速率与效率要求更高。如果用车辆类比,传统数据库的最高目标是做类似劳斯莱斯、宾利这样的顶尖家用货车以安全优先;物联网则要做类似于保时捷这样为速率而生的街车。这样的变化也给如TDengine等国产时序数据库带来发展抓手,因为在处理物联网信息方面,时序数据库会比普通的关系型数据库快10倍以上。
  
  国产基础软件的试金石
  基础软件能够产生良好发展循环,关键在于能够构建出一条完整的生态。目前我们好多的基础软件产品还只逗留在论文层面,真正能落地的,而且落地后就能产生完整生态的能够算做真正意义上的基础软件。“空讲PPT祸国,实建生态兴邦”。我们必须正视在在国产基础软件大军中,真正拥有生态群的案例还特别少。
  华为终端与海思组合:Arm 架构芯片成熟,软件生态完整。目前华为海思和上海飞腾是Arm芯片的主要供应商,华为通过海思半导体实行 Arm 架构的芯片多年,有强悍的研制团队支持,硬件性能相对可靠。
  除了麒麟系列芯片与华为手机的组合体系外,华为旗下鲲鹏估算产业链初步构建,能以更低成本、更快捷的形式获得更多软件的适配,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生态闭环。
  平头姐RISC-V物联网生态:相比于移动端、PC 等消费终端应用,IoT 应用场景繁杂,对处理器的需求较为碎片化,对帧率有较高要求。兼具精简和灵活的 RISC-V 架构,对于满足 IoT需求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 RISC-V 基金会成员的快速下降,配套软件工具等生态环境不断建立,RISC-V 加速落地。RISC-V作为一种开源指令集,为防止版权纠纷,已经将总部由英国迁至亚洲麒麟文章采集软件,可以说是防止卡舌头的极佳选择。
  RISC-V和主流构架 x86/ARM 相比,RISC-V 架构构架篇幅更少,基本指令集更少,支持模块化和拓展性,但其适配软件和工具方面沉淀不足,不过阿里的加持应当会帮助RISC-V快速迈向成熟。
  阿里平头姐半导体,2018年即将加入了RISC-V基金会,发布了包括陨铁系列 RISC-V 处理器、无剑 SoC 芯片设计平台,恰恰通过和Ali OS Things操作系统和阿里云无缝整合,相信背靠阿里这座大山,再由IoT 市场切入,平头姐RISC-V物联网生态还将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RT-Thread的物联网生态圈:目前RT-Thread的技术社区已成为国外最强的物联网社区之一,笔者刚才到峰会上逛了一圈,真的大咖云集。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年初RT-Thread推出了一站式物联网开发平台RT-Thread Studio,它目前看似只是个IDE,明显有全技术栈整合的量。
  
  经实测,在RT-Thread Studio中添加腾讯云的联接支持,只须要在Package Center选择对应的程序包即可,目测此Package Center早已具备物联网应用商店的雏型,这彰显围绕操作系统构建生态才是王道。
  
  在基础软件这些投资大、见效慢的行业中,国家层面的扶植一定要选择生态圈,而不是具体的企业或则专家,否则就极有可能收获PPT操作系统,论文数据库。操作系统、芯片、数据库是IT行业设计最上游、最高档的产业分支。
  我们基础领域的业内大咖,可谓是六年血泪才迎来IoT所带来的机会,如今在IT领域内在逻辑演变的过程已形成了显著的自我颠覆效应,整体产业处于酝酿爆发的前夜,在这个时期的机会才最多。
  “空讲PPT祸国,实建生态兴邦”。笔者觉得,这时期谁能把生态构建好,建立完整,谁能够抢鲜竞争对手取得优势。
  
  
   查看全部

  封图 | CSDN 付费下载自东方 IC
  出品 | CSDN(ID:CSDNnews)
  近日,一款名为“天赐”的国产操作系统如同从天而降般的步入人们的视线,在知乎热榜上有网友把“天赐”操作系统的内核、架构、应用层面都说得有模有样,甚至“天赐”操作系统的Logo和PPT都发布下来:
  
  这个“天赐”OS又是我们国产操作系统的黄粱一梦,很快这个话题下的每位回答被加上“内容包含虚构创作”的标签:
  
  像“天赐OS”一样,在国产基础软件领域总是乌龙风波不断。例如堪称可以一统物联网江湖的“木兰语言“,其实是套壳Python;2003年,0.18微米的“汉芯一号”,只是诺基亚的一个马甲。这些技术作假风波一次次地消磨了大众对于“自主可控”的信心。
  
  国产基础软件之殇
  基础软件的市场容量并不低,光是操作系统的授权及技术服务一项,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接近6000亿人民币,国家对于基础软件的支持力度很高,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我国在操作系统方面的国家投入早已累计超过了160亿人民币。但这背后,我们形成了好多“PPT”操作系统、“宣传片”CPU。
  从现实市场占有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在桌面操作系统上,微软的Windows抢占87.66%,苹果MacOS抢占7.09%,两者加到一起几乎抢占了95%以上的市场。在联通终端操作系统方面,谷歌安卓占75.98%,苹果iOS抢占22.88%,几乎没有为其它操作系统留有任何空间。国产操作系统该何去何从?
  在IT领域,我们真正敢说做得不错的基本上都是以量为王的,归纳来说只有两个场景,一种是如陌陌、支付宝等大流量、高并发的应用,通过流量来进行变现;二是网络交换机、存储、乃至终端设备等硬件产品,通过我国对于设备的巨大需求量来获取边际成本优势。这两种场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不怕盗版,即使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也能产生良性发展的闭环。
  由于我国整体环境对于软件付费的习惯太弱。想做一款精品软件,哪怕一款精品游戏来获利是十分困难的,免费入门再吸引用户冲值的方案倒是做得风声水起,可以说国外IT行业发展的逻辑是以流量为王的。由于不重视保护知识产权的诱因,也可能是因为“破解版”、“越狱版”等使我们形成了一种掌控感的错觉,好像我们早已不再重复开发这些早已被破解的软件。
  对于知识产权的轻视心态,其实烧毁基础软件的发展底泥,笔者见到连国外操作系统方面的先驱级人物,清华女神魏永明老师,在其公司主页上发布了例外清单:,对个别未遵循GPL协议,使用其产品的公司进行了公示处理。
  MiniGui作为国外最早的开源操作系统项目之一,如果连这样名星的产品未能保护其版权的话,那么我们在这方面做的有多差也是可想而知,也恰恰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足,让我们错失了操作系统由桌面端向移动端转化的黄金六年,何谈做Matlab、EDA工具等基础软件。
  
  国产基础软件之转机
  
  这不是说国产基础软件完全没有翻盘的可能,在这个新六年的关口,万物互联的时代的到来,这对于基础领域来说无疑是弯道会车的超良机。
  回顾操作基础系统的发展历史发展,1980年代,当时的计算机主要面向专业人员,操作系统通常集成开发工具,RTOS kernel在当时逐渐成熟;到了1990及2000年代,随着PC机的大面积普及,开发环境已然不再重要,操作系统的用户体验需求提升,通用操作系统开始产生趋势,围绕操作系统的生态群落逐渐成型;2010年,随着安卓和iOS的出世,操作系统开始由桌面向移动端变革;到了2020年,物联网时代的OS呼之欲出。
  物联网时代将为业界带来比之前高出30倍的流量增速,其巨大的规模效应所带来的红利也极可能填补我们其它方面的弱项,国家目前开始意识到基础软件与物联网结合所带来的机会,在国家新政层面给与了足够的倾斜,对比物联网发展十二五、十三五两份发展规划可以看见,对于关键技术的定义少将物联网操作系统加入其中,物联网所带来的发展机会,也会为国产操作系统及时序数据库的发展带来转机: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关键技术
  物联网“十三五”规划关键技术
  信息感知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传感器技术
  操作系统
  信息传输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
  体系构架共性技术
  物联网与联通互联网、大数据整合技术
  提到国产的物联网操作系统,那RT-Thread是一个标杆性产品,经过十几年上亿台设备装机的技术沉淀,RT-Thread无论在稳定性,硬件兼容性等硬指标都有着特别突出的表现。
  去年云栖会议的阿里推出了AliOS Things 3.0,这款OS的最大亮点是与阿里云无缝对接,内核支持平头姐的系列芯片,布局AI+物联网的意味显著。
  物联网带来了新的数据处理逻辑,传统数据库的底层逻辑是不能错。如在双十二秒杀活动时,在并发恳求超限的极端情况下,数据库舍弃处理个别恳求,但处理的恳求是绝不能准许出错的。物联网时代的首要目标是数据最大化,其底层逻辑是数据不能漏,loT终端常常都是一些传感,其自身可靠性有限,一般都是靠多点冗余互相验证来保证整体可靠性的,所以对于某一点的准确率要求并不高,但是好多数据不能及时采集就会遗失麒麟文章采集软件,因此物联网常常使用时序数据库,其对于速率与效率要求更高。如果用车辆类比,传统数据库的最高目标是做类似劳斯莱斯、宾利这样的顶尖家用货车以安全优先;物联网则要做类似于保时捷这样为速率而生的街车。这样的变化也给如TDengine等国产时序数据库带来发展抓手,因为在处理物联网信息方面,时序数据库会比普通的关系型数据库快10倍以上。
  
  国产基础软件的试金石
  基础软件能够产生良好发展循环,关键在于能够构建出一条完整的生态。目前我们好多的基础软件产品还只逗留在论文层面,真正能落地的,而且落地后就能产生完整生态的能够算做真正意义上的基础软件。“空讲PPT祸国,实建生态兴邦”。我们必须正视在在国产基础软件大军中,真正拥有生态群的案例还特别少。
  华为终端与海思组合:Arm 架构芯片成熟,软件生态完整。目前华为海思和上海飞腾是Arm芯片的主要供应商,华为通过海思半导体实行 Arm 架构的芯片多年,有强悍的研制团队支持,硬件性能相对可靠。
  除了麒麟系列芯片与华为手机的组合体系外,华为旗下鲲鹏估算产业链初步构建,能以更低成本、更快捷的形式获得更多软件的适配,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生态闭环。
  平头姐RISC-V物联网生态:相比于移动端、PC 等消费终端应用,IoT 应用场景繁杂,对处理器的需求较为碎片化,对帧率有较高要求。兼具精简和灵活的 RISC-V 架构,对于满足 IoT需求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 RISC-V 基金会成员的快速下降,配套软件工具等生态环境不断建立,RISC-V 加速落地。RISC-V作为一种开源指令集,为防止版权纠纷,已经将总部由英国迁至亚洲麒麟文章采集软件,可以说是防止卡舌头的极佳选择。
  RISC-V和主流构架 x86/ARM 相比,RISC-V 架构构架篇幅更少,基本指令集更少,支持模块化和拓展性,但其适配软件和工具方面沉淀不足,不过阿里的加持应当会帮助RISC-V快速迈向成熟。
  阿里平头姐半导体,2018年即将加入了RISC-V基金会,发布了包括陨铁系列 RISC-V 处理器、无剑 SoC 芯片设计平台,恰恰通过和Ali OS Things操作系统和阿里云无缝整合,相信背靠阿里这座大山,再由IoT 市场切入,平头姐RISC-V物联网生态还将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RT-Thread的物联网生态圈:目前RT-Thread的技术社区已成为国外最强的物联网社区之一,笔者刚才到峰会上逛了一圈,真的大咖云集。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年初RT-Thread推出了一站式物联网开发平台RT-Thread Studio,它目前看似只是个IDE,明显有全技术栈整合的量。
  
  经实测,在RT-Thread Studio中添加腾讯云的联接支持,只须要在Package Center选择对应的程序包即可,目测此Package Center早已具备物联网应用商店的雏型,这彰显围绕操作系统构建生态才是王道。
  
  在基础软件这些投资大、见效慢的行业中,国家层面的扶植一定要选择生态圈,而不是具体的企业或则专家,否则就极有可能收获PPT操作系统,论文数据库。操作系统、芯片、数据库是IT行业设计最上游、最高档的产业分支。
  我们基础领域的业内大咖,可谓是六年血泪才迎来IoT所带来的机会,如今在IT领域内在逻辑演变的过程已形成了显著的自我颠覆效应,整体产业处于酝酿爆发的前夜,在这个时期的机会才最多。
  “空讲PPT祸国,实建生态兴邦”。笔者觉得,这时期谁能把生态构建好,建立完整,谁能够抢鲜竞争对手取得优势。
  
  
  

汉芯一号、木兰语言再到天赐 OS,国产基础软件六年血泪,梦想何圆?

站长必读优采云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95 次浏览 • 2020-07-17 08:03 • 来自相关话题

  封图 | CSDN 付费下载自东方 IC
  出品 | CSDN(ID:CSDNnews)
  近日,一款名为“天赐”的国产操作系统如同从天而降般的步入人们的视线,在知乎热榜上有网友把“天赐”操作系统的内核、架构、应用层面都说得有模有样,甚至“天赐”操作系统的Logo和PPT都发布下来:
  
  这个“天赐”OS又是我们国产操作系统的黄粱一梦,很快这个话题下的每位回答被加上“内容包含虚构创作”的标签:
  
  像“天赐OS”一样,在国产基础软件领域总是乌龙风波不断。例如堪称可以一统物联网江湖的“木兰语言“,其实是套壳Python;2003年,0.18微米的“汉芯一号”,只是诺基亚的一个马甲。这些技术作假风波一次次地消磨了大众对于“自主可控”的信心。
  
  国产基础软件之殇
  基础软件的市场容量并不低,光是操作系统的授权及技术服务一项,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接近6000亿人民币,国家对于基础软件的支持力度很高,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我国在操作系统方面的国家投入早已累计超过了160亿人民币。但这背后,我们形成了好多“PPT”操作系统、“宣传片”CPU。
  从现实市场占有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在桌面操作系统上,微软的Windows抢占87.66%,苹果MacOS抢占7.09%,两者加到一起几乎抢占了95%以上的市场。在联通终端操作系统方面,谷歌安卓占75.98%,苹果iOS抢占22.88%,几乎没有为其它操作系统留有任何空间。国产操作系统该何去何从?
  在IT领域,我们真正敢说做得不错的基本上都是以量为王的,归纳来说只有两个场景,一种是如陌陌、支付宝等大流量、高并发的应用,通过流量来进行变现;二是网络交换机、存储、乃至终端设备等硬件产品,通过我国对于设备的巨大需求量来获取边际成本优势。这两种场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不怕盗版,即使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也能产生良性发展的闭环。
  由于我国整体环境对于软件付费的习惯太弱。想做一款精品软件,哪怕一款精品游戏来获利是十分困难的,免费入门再吸引用户冲值的方案倒是做得风声水起,可以说国外IT行业发展的逻辑是以流量为王的。由于不重视保护知识产权的诱因,也可能是因为“破解版”、“越狱版”等使我们形成了一种掌控感的错觉,好像我们早已不再重复开发这些早已被破解的软件。
  对于知识产权的轻视心态,其实烧毁基础软件的发展底泥,笔者见到连国外操作系统方面的先驱级人物,清华女神魏永明老师,在其公司主页上发布了例外清单:,对个别未遵循GPL协议,使用其产品的公司进行了公示处理。
  MiniGui作为国外最早的开源操作系统项目之一,如果连这样名星的产品未能保护其版权的话,那么我们在这方面做的有多差也是可想而知,也恰恰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足,让我们错失了操作系统由桌面端向移动端转化的黄金六年,何谈做Matlab、EDA工具等基础软件。
  
  国产基础软件之转机
  
  这不是说国产基础软件完全没有翻盘的可能,在这个新六年的关口,万物互联的时代的到来,这对于基础领域来说无疑是弯道会车的超良机。
  回顾操作基础系统的发展历史发展,1980年代,当时的计算机主要面向专业人员,操作系统通常集成开发工具,RTOS kernel在当时逐渐成熟;到了1990及2000年代,随着PC机的大面积普及,开发环境已然不再重要,操作系统的用户体验需求提升,通用操作系统开始产生趋势,围绕操作系统的生态群落逐渐成型;2010年,随着安卓和iOS的出世,操作系统开始由桌面向移动端变革;到了2020年,物联网时代的OS呼之欲出。
  物联网时代将为业界带来比之前高出30倍的流量增速,其巨大的规模效应所带来的红利也极可能填补我们其它方面的弱项,国家目前开始意识到基础软件与物联网结合所带来的机会,在国家新政层面给与了足够的倾斜,对比物联网发展十二五、十三五两份发展规划可以看见,对于关键技术的定义少将物联网操作系统加入其中,物联网所带来的发展机会,也会为国产操作系统及时序数据库的发展带来转机: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关键技术
  物联网“十三五”规划关键技术
  信息感知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传感器技术
  操作系统
  信息传输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
  体系构架共性技术
  物联网与联通互联网、大数据整合技术
  提到国产的物联网操作系统,那RT-Thread是一个标杆性产品,经过十几年上亿台设备装机的技术沉淀,RT-Thread无论在稳定性,硬件兼容性等硬指标都有着特别突出的表现。
  去年云栖会议的阿里推出了AliOS Things 3.0,这款OS的最大亮点是与阿里云无缝对接,内核支持平头姐的系列芯片,布局AI+物联网的意味显著。
  物联网带来了新的数据处理逻辑,传统数据库的底层逻辑是不能错。如在双十二秒杀活动时,在并发恳求超限的极端情况下,数据库舍弃处理个别恳求,但处理的恳求是绝不能准许出错的。物联网时代的首要目标是数据最大化,其底层逻辑是数据不能漏,loT终端常常都是一些传感,其自身可靠性有限,一般都是靠多点冗余互相验证来保证整体可靠性的,所以对于某一点的准确率要求并不高,但是好多数据不能及时采集就会遗失麒麟文章采集软件,因此物联网常常使用时序数据库,其对于速率与效率要求更高。如果用车辆类比,传统数据库的最高目标是做类似劳斯莱斯、宾利这样的顶尖家用货车以安全优先;物联网则要做类似于保时捷这样为速率而生的街车。这样的变化也给如TDengine等国产时序数据库带来发展抓手,因为在处理物联网信息方面,时序数据库会比普通的关系型数据库快10倍以上。
  
  国产基础软件的试金石
  基础软件能够产生良好发展循环,关键在于能够构建出一条完整的生态。目前我们好多的基础软件产品还只逗留在论文层面,真正能落地的,而且落地后就能产生完整生态的能够算做真正意义上的基础软件。“空讲PPT祸国,实建生态兴邦”。我们必须正视在在国产基础软件大军中,真正拥有生态群的案例还特别少。
  华为终端与海思组合:Arm 架构芯片成熟,软件生态完整。目前华为海思和上海飞腾是Arm芯片的主要供应商,华为通过海思半导体实行 Arm 架构的芯片多年,有强悍的研制团队支持,硬件性能相对可靠。
  除了麒麟系列芯片与华为手机的组合体系外,华为旗下鲲鹏估算产业链初步构建,能以更低成本、更快捷的形式获得更多软件的适配,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生态闭环。
  平头姐RISC-V物联网生态:相比于移动端、PC 等消费终端应用,IoT 应用场景繁杂,对处理器的需求较为碎片化,对帧率有较高要求。兼具精简和灵活的 RISC-V 架构,对于满足 IoT需求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 RISC-V 基金会成员的快速下降,配套软件工具等生态环境不断建立,RISC-V 加速落地。RISC-V作为一种开源指令集,为防止版权纠纷,已经将总部由英国迁至亚洲麒麟文章采集软件,可以说是防止卡舌头的极佳选择。
  RISC-V和主流构架 x86/ARM 相比,RISC-V 架构构架篇幅更少,基本指令集更少,支持模块化和拓展性,但其适配软件和工具方面沉淀不足,不过阿里的加持应当会帮助RISC-V快速迈向成熟。
  阿里平头姐半导体,2018年即将加入了RISC-V基金会,发布了包括陨铁系列 RISC-V 处理器、无剑 SoC 芯片设计平台,恰恰通过和Ali OS Things操作系统和阿里云无缝整合,相信背靠阿里这座大山,再由IoT 市场切入,平头姐RISC-V物联网生态还将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RT-Thread的物联网生态圈:目前RT-Thread的技术社区已成为国外最强的物联网社区之一,笔者刚才到峰会上逛了一圈,真的大咖云集。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年初RT-Thread推出了一站式物联网开发平台RT-Thread Studio,它目前看似只是个IDE,明显有全技术栈整合的量。
  
  经实测,在RT-Thread Studio中添加腾讯云的联接支持,只须要在Package Center选择对应的程序包即可,目测此Package Center早已具备物联网应用商店的雏型,这彰显围绕操作系统构建生态才是王道。
  
  在基础软件这些投资大、见效慢的行业中,国家层面的扶植一定要选择生态圈,而不是具体的企业或则专家,否则就极有可能收获PPT操作系统,论文数据库。操作系统、芯片、数据库是IT行业设计最上游、最高档的产业分支。
  我们基础领域的业内大咖,可谓是六年血泪才迎来IoT所带来的机会,如今在IT领域内在逻辑演变的过程已形成了显著的自我颠覆效应,整体产业处于酝酿爆发的前夜,在这个时期的机会才最多。
  “空讲PPT祸国,实建生态兴邦”。笔者觉得,这时期谁能把生态构建好,建立完整,谁能够抢鲜竞争对手取得优势。
  
  
   查看全部

  封图 | CSDN 付费下载自东方 IC
  出品 | CSDN(ID:CSDNnews)
  近日,一款名为“天赐”的国产操作系统如同从天而降般的步入人们的视线,在知乎热榜上有网友把“天赐”操作系统的内核、架构、应用层面都说得有模有样,甚至“天赐”操作系统的Logo和PPT都发布下来:
  
  这个“天赐”OS又是我们国产操作系统的黄粱一梦,很快这个话题下的每位回答被加上“内容包含虚构创作”的标签:
  
  像“天赐OS”一样,在国产基础软件领域总是乌龙风波不断。例如堪称可以一统物联网江湖的“木兰语言“,其实是套壳Python;2003年,0.18微米的“汉芯一号”,只是诺基亚的一个马甲。这些技术作假风波一次次地消磨了大众对于“自主可控”的信心。
  
  国产基础软件之殇
  基础软件的市场容量并不低,光是操作系统的授权及技术服务一项,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接近6000亿人民币,国家对于基础软件的支持力度很高,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我国在操作系统方面的国家投入早已累计超过了160亿人民币。但这背后,我们形成了好多“PPT”操作系统、“宣传片”CPU。
  从现实市场占有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在桌面操作系统上,微软的Windows抢占87.66%,苹果MacOS抢占7.09%,两者加到一起几乎抢占了95%以上的市场。在联通终端操作系统方面,谷歌安卓占75.98%,苹果iOS抢占22.88%,几乎没有为其它操作系统留有任何空间。国产操作系统该何去何从?
  在IT领域,我们真正敢说做得不错的基本上都是以量为王的,归纳来说只有两个场景,一种是如陌陌、支付宝等大流量、高并发的应用,通过流量来进行变现;二是网络交换机、存储、乃至终端设备等硬件产品,通过我国对于设备的巨大需求量来获取边际成本优势。这两种场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不怕盗版,即使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也能产生良性发展的闭环。
  由于我国整体环境对于软件付费的习惯太弱。想做一款精品软件,哪怕一款精品游戏来获利是十分困难的,免费入门再吸引用户冲值的方案倒是做得风声水起,可以说国外IT行业发展的逻辑是以流量为王的。由于不重视保护知识产权的诱因,也可能是因为“破解版”、“越狱版”等使我们形成了一种掌控感的错觉,好像我们早已不再重复开发这些早已被破解的软件。
  对于知识产权的轻视心态,其实烧毁基础软件的发展底泥,笔者见到连国外操作系统方面的先驱级人物,清华女神魏永明老师,在其公司主页上发布了例外清单:,对个别未遵循GPL协议,使用其产品的公司进行了公示处理。
  MiniGui作为国外最早的开源操作系统项目之一,如果连这样名星的产品未能保护其版权的话,那么我们在这方面做的有多差也是可想而知,也恰恰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足,让我们错失了操作系统由桌面端向移动端转化的黄金六年,何谈做Matlab、EDA工具等基础软件。
  
  国产基础软件之转机
  
  这不是说国产基础软件完全没有翻盘的可能,在这个新六年的关口,万物互联的时代的到来,这对于基础领域来说无疑是弯道会车的超良机。
  回顾操作基础系统的发展历史发展,1980年代,当时的计算机主要面向专业人员,操作系统通常集成开发工具,RTOS kernel在当时逐渐成熟;到了1990及2000年代,随着PC机的大面积普及,开发环境已然不再重要,操作系统的用户体验需求提升,通用操作系统开始产生趋势,围绕操作系统的生态群落逐渐成型;2010年,随着安卓和iOS的出世,操作系统开始由桌面向移动端变革;到了2020年,物联网时代的OS呼之欲出。
  物联网时代将为业界带来比之前高出30倍的流量增速,其巨大的规模效应所带来的红利也极可能填补我们其它方面的弱项,国家目前开始意识到基础软件与物联网结合所带来的机会,在国家新政层面给与了足够的倾斜,对比物联网发展十二五、十三五两份发展规划可以看见,对于关键技术的定义少将物联网操作系统加入其中,物联网所带来的发展机会,也会为国产操作系统及时序数据库的发展带来转机: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关键技术
  物联网“十三五”规划关键技术
  信息感知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传感器技术
  操作系统
  信息传输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
  体系构架共性技术
  物联网与联通互联网、大数据整合技术
  提到国产的物联网操作系统,那RT-Thread是一个标杆性产品,经过十几年上亿台设备装机的技术沉淀,RT-Thread无论在稳定性,硬件兼容性等硬指标都有着特别突出的表现。
  去年云栖会议的阿里推出了AliOS Things 3.0,这款OS的最大亮点是与阿里云无缝对接,内核支持平头姐的系列芯片,布局AI+物联网的意味显著。
  物联网带来了新的数据处理逻辑,传统数据库的底层逻辑是不能错。如在双十二秒杀活动时,在并发恳求超限的极端情况下,数据库舍弃处理个别恳求,但处理的恳求是绝不能准许出错的。物联网时代的首要目标是数据最大化,其底层逻辑是数据不能漏,loT终端常常都是一些传感,其自身可靠性有限,一般都是靠多点冗余互相验证来保证整体可靠性的,所以对于某一点的准确率要求并不高,但是好多数据不能及时采集就会遗失麒麟文章采集软件,因此物联网常常使用时序数据库,其对于速率与效率要求更高。如果用车辆类比,传统数据库的最高目标是做类似劳斯莱斯、宾利这样的顶尖家用货车以安全优先;物联网则要做类似于保时捷这样为速率而生的街车。这样的变化也给如TDengine等国产时序数据库带来发展抓手,因为在处理物联网信息方面,时序数据库会比普通的关系型数据库快10倍以上。
  
  国产基础软件的试金石
  基础软件能够产生良好发展循环,关键在于能够构建出一条完整的生态。目前我们好多的基础软件产品还只逗留在论文层面,真正能落地的,而且落地后就能产生完整生态的能够算做真正意义上的基础软件。“空讲PPT祸国,实建生态兴邦”。我们必须正视在在国产基础软件大军中,真正拥有生态群的案例还特别少。
  华为终端与海思组合:Arm 架构芯片成熟,软件生态完整。目前华为海思和上海飞腾是Arm芯片的主要供应商,华为通过海思半导体实行 Arm 架构的芯片多年,有强悍的研制团队支持,硬件性能相对可靠。
  除了麒麟系列芯片与华为手机的组合体系外,华为旗下鲲鹏估算产业链初步构建,能以更低成本、更快捷的形式获得更多软件的适配,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生态闭环。
  平头姐RISC-V物联网生态:相比于移动端、PC 等消费终端应用,IoT 应用场景繁杂,对处理器的需求较为碎片化,对帧率有较高要求。兼具精简和灵活的 RISC-V 架构,对于满足 IoT需求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 RISC-V 基金会成员的快速下降,配套软件工具等生态环境不断建立,RISC-V 加速落地。RISC-V作为一种开源指令集,为防止版权纠纷,已经将总部由英国迁至亚洲麒麟文章采集软件,可以说是防止卡舌头的极佳选择。
  RISC-V和主流构架 x86/ARM 相比,RISC-V 架构构架篇幅更少,基本指令集更少,支持模块化和拓展性,但其适配软件和工具方面沉淀不足,不过阿里的加持应当会帮助RISC-V快速迈向成熟。
  阿里平头姐半导体,2018年即将加入了RISC-V基金会,发布了包括陨铁系列 RISC-V 处理器、无剑 SoC 芯片设计平台,恰恰通过和Ali OS Things操作系统和阿里云无缝整合,相信背靠阿里这座大山,再由IoT 市场切入,平头姐RISC-V物联网生态还将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RT-Thread的物联网生态圈:目前RT-Thread的技术社区已成为国外最强的物联网社区之一,笔者刚才到峰会上逛了一圈,真的大咖云集。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年初RT-Thread推出了一站式物联网开发平台RT-Thread Studio,它目前看似只是个IDE,明显有全技术栈整合的量。
  
  经实测,在RT-Thread Studio中添加腾讯云的联接支持,只须要在Package Center选择对应的程序包即可,目测此Package Center早已具备物联网应用商店的雏型,这彰显围绕操作系统构建生态才是王道。
  
  在基础软件这些投资大、见效慢的行业中,国家层面的扶植一定要选择生态圈,而不是具体的企业或则专家,否则就极有可能收获PPT操作系统,论文数据库。操作系统、芯片、数据库是IT行业设计最上游、最高档的产业分支。
  我们基础领域的业内大咖,可谓是六年血泪才迎来IoT所带来的机会,如今在IT领域内在逻辑演变的过程已形成了显著的自我颠覆效应,整体产业处于酝酿爆发的前夜,在这个时期的机会才最多。
  “空讲PPT祸国,实建生态兴邦”。笔者觉得,这时期谁能把生态构建好,建立完整,谁能够抢鲜竞争对手取得优势。
  
  
  

官方客服QQ群

微信人工客服

QQ人工客服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