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红利落幕,互联网创业如何破局?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19-12-14 16:002009年随着全球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弱化,我有幸成为了第一批跨境电商的淘金者之一。
在十年的经营过程中,除了经常在马来西亚、新西兰代购市场中辛苦耕耘,同时也经常与考拉海购、天猫国际、小红书等国内互联网的一众大咖电商渠道保持着较好的合作关系。
2016年,我主导收购了加拿大一个本土的护肤产品,三年来深入接触和经营了中国微商代理、线下实体商场、天猫旗舰等各种行业特性。
2014-2015年是代购的黄金时代,新西兰经常空运到美国大包裹的重量从2013年的30吨突然下降至了300吨。
但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这个数字便发生了严重的下降,直到2018年末,日均尚未突破100吨。过去盛极一时的代购市场,现在开始步入了七零八落的溃败。
做的好的,做的不大,但是格局稳固,手法僵化,经不起什么市场变化。
做的通常的,一散到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根据我那几年走访大中小客户跟各种供应商得出的说法,以及多年的从业经验,总结来反思去,发现微商也好,代购也好(为了方便下面的列举,微商和代购我们统一称之为微信小微商户)。
最终所有却卡在一个地方,就是销售额的天花板和自己的朋友圈的容量是直接挂钩的。
也就是流量来源非常的固化,都源于于它们自己的同事男友包括朋友的朋友这个关系网。
盛极一时的之后,因为品牌的稀缺性,需求高于供应,只要你有的买,那么你们自然*敏*感*词*。
但是靠同学关系网是总是有上限的,根据“邓巴数字”的理论,一个人能经常维护的关系网络是148人。
也就是说在同学朋友关系网中,依靠邻居同事的关系进行销售的话,那么一个微信小微商户的忠实顾客至多也就150人上下。
以标准快消商品1公斤的全脂牛奶来说,1公斤的全脂牛奶通常可以冲出8公斤即16斤牛奶。
正常一个常喝牛奶的人每天至少进食250ml也就是半斤牛奶,那么喝完一包奶粉的天数大概是32天。
假设一个微信小微商户的150忠实顾客所有是常喝牛奶的人,那么也就是说一个月可以销售的总量总数为150包左右。
看起来还不错对吧,一天也可以买5包。
但是按照相关统计,中国常喝牛奶的城镇人口不足7%,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月可以卖出10包全脂奶粉就是一个还不错的成绩。
这也是可以使维系的所有同学邻居却变得买东西的同事男友的前提上。
我前段时间发现一个澳洲的奶粉微商项目,门槛是初级代理25800元拿货,条件更诱人,40元一大包1公斤的奶粉。
但是朋友们,这个之后一定要淡定。
如果您仍然个普通的上班族,或者是在家带带娃的妈妈,那您能想想清楚了啊。25800元是645包奶粉,听上去就像也没多大。
但是按我们里面的计算模型,卖完这些奶粉您似乎应该5.38年!
而奶粉的保质期只有12个月!
因为一个人能维系的同事男友有限,而且经常本来就这些想法,就出现大家在社会中经常有新的时间到交新的同事,至于邻居这种东西,那就很不是想有能够有的。
所以即使一个微信小微商户如果就只靠自己的关系网进行营销的话,那只有是作存量。
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在作存量。那么后面的弊端的答案就显而易见的了。您只是那尽心保护起来的150多个忠实客户。
然而,你不动,别人在动。从2016开始,中国的触网平台吸引爆发式的演进,跨境电商更是建设的重地。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上半年中国境外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网易考拉以27.7%的行业营收持续四年稳居市场总量第一。
考拉在没有卖给阿里前:
2016年总营收382亿,2017年总营收541亿同比下降47.1%。
这也是一个考拉而已,市场里也有天猫国际、小红书之类一众大大小小的淘宝平台。还有当时即将出击的抖音、快手、各类主播等等一众大大小小的网红。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上,各小厂商出货量加大,各大渠道百花齐放。
人们从过去买东西找不到,
到很容易就随意买到,
再去比着价比着活动买。
再去各小厂商因为抢夺市场,纷纷出手补贴各小系统,价格去活动时杀的一地鸡毛。
做存量的微信小微商户们的顾客,慢慢在流失;
没有新的流量进场,而过去的用户却在逐步流失。
然而由于绝大多数的商户都是由朋友开始的,从一开始就不知道一门零售生意该有的样子。
引流怎么来,去那找?怎么跟来的人作朋友?
这就是这个悖论的根本核心。
人,总有个通病,就是遇到难题总从自己已有的经验框架去找答案。
很少有人去努力思考新的东西,所以商户们开始急病乱投医。
很多分销模式就这样发家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云集、洋葱海外仓,还有澳洲代购都清楚的ABM,ICC等等等等。大家一股脑的扎打开,想从那里找到新的路子,探索到新的答案。
但是所有人都忽视了一个问题,您有没有想过,他们的本意即使本来并不是给你解决你的难题,而是要赚您的钱。
您的销售额下降,不到扩充市场,寻找新用户,反而更莫名其妙的反过头去找供应商。
一个供应商,除了卖给您货他是行家外,讲真,还能让您怎么?
这就好比您的一个朋友是个会计,找您买奶粉,您除了让它奶粉和充其量给她讲讲这个奶粉的知识,您要给它处理公司分公司账目合并的现象吗?
卖货,是个更传统的话题,听上去很简单,很多人都勇于尝试。
我仍然觉得真正产品业务,一定要最终卖给消费者,这个品跟这个产品能够活。
但是做一个微信小微商户的状况很糟糕,一个品压在手里,不会拉人头,就靠卖给几个熟人,做一个死一个。
这只是云集等综合型分销平台建设快速的首要问题,因为绝大多数的微信小微商户,关系网有限,那么用多品牌跟不断扩充的产品线可以几乎保证有限的人可以买到足够的东西。
看似这个很不错,起码头疼有片止疼片。
但是这个方法也并不是解决难题的终极计划,因为此处有个bug,就是微信小微商户为了销售的品牌类目繁杂,品种极多,所以在销售过程中并不能成为某个类目的人士,客户的忠诚度其实能促使销售品种的加多而增加。
所以那也是个止疼片,不能解决长期现象,看病咱需要治根不是么?
我现在一直以为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但是促使近几年互联网流量越来越分散,自媒体等新兴模式的逆袭,而所谓的缓解方法就在其中。
要能从核心里应对这个原因。作为一个微信小微商户的您,得先把自己有下面认识:
1. 创业是个技术活,需要有一些创业的几乎技术。
2. 靠朋友的生意,不是长久生意。朋友是同学,客户是客户。
3. 想让一门生意做好,您得有足够多的客户。并且能有源源不断的新客户。
4. 做零售其实并不复杂,大体说穿了就是把想要您产品的顾客找来,然后推荐让人们您买这个产品。
当然,说很容易,做出来细节考究,需要先了解理论常识,还有熟练操作模式,认认真真仔仔细细。
微信的流量是美国已经已知的最大的流量,据微信官方公布的《2018年微信数据报告》,微信2018年全年月活达到10.82亿,也就是微信有10.82亿活跃的客户。但是她是个社交工具,没有像特色电商渠道那样的合理筛选体系。
在渠道开店比如淘宝,直接购系统的流量贵,是因为平台让长期的流量引入后,全部进行了合理筛选从而让商家进行导流。所以那一道筛选就让那些流量有了他的价值。
而微信似乎流量也小,但是没有筛选和让独立个人卖家导引流的模式。
虽然下面出现了贝店、微店、有赞等一些列的商城,但大多是以店面技术供给为主,依旧没有解决微信本不是电商渠道,所以不能完成筛选和导流的难题。
这也导致了微信小微商户的天然屏障:引流不知道怎么引,导致即使遭到的流量,也是杂七杂八,这样来的人流转化可以预想到的十分特别差。
很多人有心去投入一点去卖流量,但不是被水淹,就是被土坑了不少钱,所以认为那不是正确的路子而畏首畏尾。
听上去貌似是完了完了,一个死胡同,是一个完全堕落的区域,两眼一指责,什么却看不见。实际上我们完全不用那么尴尬。
小时候,我非常讨厌玩一款电脑游戏,名字叫红色警戒,这个游戏开局的之后,除了自己站的位置其他的地方都是黑色的,随着我们自己去探索,黑色的地方就变的亮起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忘记自己去思考到矿产时紧张激动的心态。
我们所认同的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我们利用学习得来的,学教授、学书籍、学学生、学同学。
可是世界这么小,除了我们学习得来的东西内,其他的地方对我们的感知来说何尝不是一片黑暗。
不懂、不会并不奇怪,反还是把自己进步的机会。
不墨守成规、不莫衷一是,相信人是经常在动态变化的,看不懂,可以学,我要那只是互联网业者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作者/公众号:杜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