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析常用的指标之内容指标(第五关学习更高级的知识:如何理解和定义这些指标数据)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21-09-14 17:10网站分析常用的指标之内容指标(第五关学习更高级的知识:如何理解和定义这些指标数据)
今天终于进入第五关,开始学习更高级的知识:商业分析,先学习基本概念:商业指标。
无论是电子商务、快消品、物流还是其他行业,衡量其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是复购率、单品金额、购买数量或周转率等指标。多个指标数据组合形成为了了解我们对这个行业或公司发展的直观感受,如何理解和定义这些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
一、 如何理解数据?
首先要了解数据中每一列字符的含义,因为这样为后续的分析报告打下基础;
其次,对数据进行分类,有助于后续分析:
1. 用户数据:我是谁。这里收录了用户的基本信息;
2. 行为数据:我做了什么。记录用户在指定地点的行为轨迹(如购物app、视频网站);
3. 产品数据:卖什么。任何平台上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视为产品。腾讯视频节目、豆瓣影评、京东购物栏目都可以算是产品。
二、常用指标概览
正如开头所说,指标数据构成了我们对某个行业或公司的发展、如何使用的直观感受
衡量指标?
1. 用户数据指标基本包括以下三种:
新用户:以“每天新用户数”进行核算,高低过滤,保留高增长渠道,剔除低增长
漫长的道路。
活跃用户:换算成指标“活动率”,常用指标:“日活动率”、“周活动率”、“月活动率”。并非所有平台都适用于这三个指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指标。出色的清晰度;
留存用户:留存率。指定时间段内最后停留的用户为留存用户。留存率=第N天使用产品的首日新增用户数/首日新增用户数;
2.行为数据指标:
PV(Page View):特定页面在一定时间内被浏览的次数;
UV(UniqueVisitor):特定时间段内特定页面的访问者数量;
比较PV或UV的大小,可以进一步判断用户喜欢产品的某个功能。
转发率:转发功能的用户数/看到该功能的用户数;
转化率:与具体业务场景相关,核算标准为:业务场景交易次数/业务场景人数;
K因子:衡量推荐效果,K因子=平均每人邀请的人数*收到邀请的人转化为新用户的转化率;当K>1时,新用户会像滚雪球一样大增; K
3. 产品数据索引
总指标,包括总交易量、交易量和访问时长。
人均指标,包括人均付费、付费用户人均付费、人均访问时间。
支付指标,包括支付率和回购率。
产品指标,包括热销产品数量、好产品数量、负面评价产品数量。
4. 促销付费指标
根据支付渠道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指标:
展示广告:按展示次数付费 (CPM)
搜索广告:按点击付费 (CPC)
信息流广告:按点击次数(CPC)或按实际投放效果(CPA)付费
一般来说,推广新产品,建议选择CPD来衡量。有一定影响后,按CPC或CPA衡量更划算。
三、指标选择
有两个基本考虑:1.good数据指标应该是比例,2.根据业务重点寻找北极星指标,即衡量业务的核心指标。
四、指标体系和报告
指标体系:所谓指标体系就是一个指标+体系。一个索引不能称为一个索引系统,几个不相关的索引不能称为一个索引系统。只有核心的、相互关联的指标才能称为指标体系。
系统作用:1、监控业务状况,2、拆解指标,发现当前业务问题,3、评估业务可以改进的地方,找出下一步的方向。
1)如何建立索引体系:
2)明确部门KPI,找到一级指标
3)了解业务运营,找到二级指标
4)梳理业务流程,找到三级指标
报告的准备:
1)分析需求;
2)建立指标体系;
3) 设计展示表格;
4) 编写需求文档;
5) 报表开发。
五、 对上一级分配中使用的数据进行分类。每列属于哪个类别?
表 1:购买数据汇总
表 2:用户数据汇总
六、从上一层用到的数据,可以分析出哪些业务指标?这些业务指标能解决什么问题?
可分析业务指标:1、User Data 2、产品数据3、行为数据
根据产品数据和行为数据,可以分析产品在指定范围内的消费趋势,确定产品的受欢迎程度,排除产品质量问题;
基于用户数据、行为数据和产品数据,分析用户产品偏好和性别分布,为产品细化提供参考;
七、喜马拉雅app app如何根据业务选择指标、分析数据?
1.初始阶段:内部定调,确定产品方向,分析市场同类产品存量;
2.需求分析:分析人们收听广播的时长和时间段,估算使用手机APP收听FM和使用车载FM的次数;
<p>3.内测:开发第一代APP,小规模内测,关注活跃率、留存率、推广率、闪退率,根据反馈进行产品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