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剖析|我是怎样在3个月内从「收趣」重度用户到舍弃使用的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20-08-17 10:23

  产品剖析|我是怎样在3个月内从「收趣」重度用户到舍弃使用的

  这种方法确实比此前我用Instapaper+Workflow明日视图工具搜集步骤更少。

  今天发觉收趣也支持了iOS明日视图插件,看来还是这些方法才稳定,毕竟陌陌是会「发脾气」的。同样采用明日视图插件搜集,收趣比Instapaper + Workflow 少了一个「点击」操作,点一个赞。

  

  收趣在陌陌搜集上有这个巧方式,在Chrome浏览器上也有专门的插件(各家都差不多),实现了最常用的两种搜集闭环,我就这样将一篇篇文章喂给了我的收趣帐号,Instapaper打入冷宫。

  采集然后就该比阅读体验了,那话怎样说的?光收不读,假把式。

  2 喜忧参半的阅读体验

  首先是搜集的文章能正常显示。

  文字不会错乱、图片显示正常;Pocket上即使能通过链接搜集陌陌文章,但在阅读时图片都通通不能显示,那即使不可用了(当然实在不行你可以访问原文链接),Pocket就如此被Pass掉。而Instapaper曾经时常也有陌陌文章图片问题,但现今比较稳定了。

  收趣对陌陌文章的抓取,由于是专门优化的,所以你用上去太放心,不用害怕想看的时侯忽然发觉图片缺位等问题。

  文章除了能正常显示,还须要排版高贵

  这一点上Pocket和Instapaper可以说做到了极至:他们都手动对文章样式重新渲染,默认提供护眼的「羊皮纸」风格主题,缩进、行距恰到好处、字体清晰,也能自定义字体、字号、其他风格。无论原文排版怎么不堪,在Pocket和Instapaper中,都变的清晰和高贵。

  他们都有好多贴心的细节,Pocket实时显示文章还剩多少的进度条、Instapaper也可以显示阅读比率,重新步入文章可以定位到先前阅读的位置、Instapaper甚至还可开启倾斜手机上下滚屏功能,躺在床上单手托着手机阅读时特别有用,这些细节数不胜数,让你重新认识到,在电子屏幕上阅读也会有挺好的体验。

  而收趣在排版上只能说暂时「功能不全」:

  收趣App上有统一的重新排版,但提供的主题、设置项目只能说是基本正常,没有那个「美的就想阅读」的冲动。

  收趣的网页版,暂时没有做重新排版,只有采集列表功能,点击文章条目,直接跳转到原文链接,当然网页版优先级更低可以理解,不过对于一些比较深度的文章在手机上搜集,在大屏幕上认真阅读也是太典型的使用场景。

  比如笔者常常在手机上刷到干货,先搜集,然后午饭后某个时间在MacBook上用Instapaper阅读,感觉太闲适。

  在App上阅读其实也时常发生,不过一般是上厕所、等扶梯、坐地铁时读一些非干货内容。

  笔者觉得App端以碎片阅读为主,桌面端以深度阅读为主,二者合起来才构成了优秀的阅读体验。

  3 读后处理不能忍受

  上面说的陌陌搜集使我开始使用,排版不够高贵也能够继续忍受,但是读后处理笔者觉得存在失策,最终使我用回了Instapaper。

  这可能是稍后阅读应用最有难度的问题:

  当用户读了一篇文章后,接下来想干嘛?

  

  【稍后阅读】

  上图简单列举了最主流的几种用户读完文章后的行为,以及对应的功能。

  这里主要谈谈笔者遇见的疼点:

  稍后阅读应用,本质上也是一种Todo list应用,用户不断的搜集添加各路文章,期望自己稍后某个时间阅读,每添加一个文章,相当于是添加了一个关于阅读的办理事项。

  那么问题来了,很多人从来未能坚持使用Todo list工具,通常1-2周内就流失,究其原因,往往是任务添加了一大堆,做完的却没有几个,当一打开App就听到上百条Todo时,内心是崩溃的,索性逃避掉。

  稍后阅读也存在这个问题,干货收了一大堆,每次打开见到一大堆列表就不想读了,索性撸一把王者化肥吧……

  所以,稍后阅读的主页列表,一定不能无限膨胀,要有进有出,建议收趣团队可以从数据上统计一下,超过3个月的活跃用户,主页列表中的文章数量是多少。流失用户,流失时文章数量是多少。

  文章的「进」就是更多更方便的搜集,「出」具体是指哪些呢?笔者理解的出是指:用户读过的文章,不应再抢占主页文章列表(中断后需再读除外),而是按照用户需求去了该去的地方,同时主页列表保持了流动性与清爽性。——达到「断舍离」的境界。

  (1)断

  (2)舍

  有价值,不必删掉的文章要放在发挥后续价值的地方,例如剖析报告,看完后值得常年保存,可导出印象笔记或OneNote,亦或复印、拷贝到Word等等。

  例如人生好鱼汤,归个档(归档后从主列表消失,但又没有删掉,还能找到),点个「喜欢」,当上次心灵空虚,需要鱼汤抚慰的时侯,能在「喜欢」列表中再度享用。

  最重要的是有很多文章,有价值,读完又没想好具体放哪,删了又认为可惜,万一之后想看又怕找不到,更不能使它抢占主列表,不然就成了只进不出(就像便秘)。

  Instapaper的解决方法是「一键归档」,点击后文章从主列表消失,但能够在归档列表中找到;Pocket的做法是「一键完成」,就像办理事项完成后对勾一样钩掉,原理与Instapaper一样,打钩的文章从主列表消失,能在归档列表中找到。

  归档或完成,对用户心理上来说,表示“我又做完一件事”、“我搞定啦”、“我又进步了”;对产品形态上来说,减少了堆积的文章,促进了产品有进有出的良性循环。

  (3)离

  文章持续搜集后,「断」和「舍」不断循环,来消化掉搜集的文章,就达到了「离」的境界,而这样的用户,也会是常年忠实用户,并且沉淀数据越来越多,忠诚度越来越高。高级功能变现哪些的还得靠她们啊!

  讲了这么多是为了解释我在收趣上究竟经历了哪些:

  Instapaper和Pocket的主列表都是单维度列表,列表规则就是一句话:没有被「断(删)」和「舍(归档)」的文章按搜集时间逆序排列。再主列表外,配合加入了归档列表、喜欢列表、自定义分类列表。每个表定位都太清晰。

  而收趣的做法完全不同,收趣只有一个总表,一表打天下!然后提供了2个维度筛选,1个是分类筛选,2个是已读未读筛选。这种设定笔者用上去出现了以下问题:

  进入应用默认是:全部分类 + 全部已读未读状态,这样就缔造了前面说的「只进不出」问题。除非你看一篇删一篇,但这样只有「断」没有「舍」。

  不是还有个已读、未读状态吗?确实,收趣对此甚至还有个贴心的设置功能:可以默认只显示「未读」文章,这样每次默认只看未读的不就好了吗?

  

  【来自圈点】

  话说做产品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问题,结果确涉入出更多问题,这就是个挺好的反例:可以默认看未读文章,但是,文章是怎样定义已读未读的?收趣再度贴心的提供了一个设置:

  自动已读的问题是假如你确实打开文章超过7秒,但你读了一半被急事打断,再次步入时想继续读时文章不见了,你可能要反应一下才明白原先是手动弄成已读了(需要够聪明),将状态筛选切到已读,啊哈,终于找到藏猫猫的文章了。

  手动已读的问题——我就想标个已读,但你却教会了我什么叫弹出层上再弹层,隐藏很深,步骤太多:

  

  【App Screenshots】

  从这套界面上可以看出,收趣的优先级是这样的:

  小结一下,由于收趣是一表全显,文章堆积过多让笔者恐惧,想过滤掉已读文章,但手动已读规则不适用,手动已读操作太麻烦,so,笔者受不了了。

  另外,关于干货文章需要导出印象笔记或其他类似应用的需求,还好收趣留了通用的App Share Extension 不过又深了一个层级(私有弹出层上点更多弹出App Extension弹出层),弹出层上再弹层,国内社交平台分享优先,可以理解。

  

  最后

  文本阐述了笔者心目中优秀稍后阅读应用的 采集——阅读——读后处理 3大环节,以及读后处理的「断舍离」境界。

  然后是笔者使用收趣的心路历程:

  最终结果:从Instapaper全面切换到收趣3个月后,回归Instapaper。

  感谢你花时间阅读,THANKS!

  作者:BlinkQ,VR产品总监,GTD实践者,公众号:BlinkQ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官方客服QQ群

微信人工客服

QQ人工客服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