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网络版和标准版的优缺点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21-07-31 23:27
高职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网络版和标准版的优缺点
高职状态data采集论文及管理平台建设
摘要:基于对高职教育状态数据采集的深入对比,以及管理平台网络版和标准版各自的优缺点,得出高职教育状态数据教育采集和管理流程在网络版更新。对网络版的程序开发模式、功能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具有优势的结论。
关键词:状态数据;网络;数据源;数据检测
中文图书馆分类号:TP315.6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1—1440(2016)01—0112—04
2008年4月,《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交高[2008]5号)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进入新阶段。其核心要点之一是要求高校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初期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使用Excel*敏*感*词*(以下简称“标准版”),各高校使用单机采集数据。由于*敏*感*词*的限制,2009年教育部批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现状数据采集平台优化研究”项目(教高思函[2009]234号) ,还有一些省市建议陆续入手。使用网络版,该平台不仅成为采集状态数据的主要工具,也逐渐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日常管理、宏观调控和社会监督的重要工具,受到了广泛关注。相关方的关注和重视。目前状态数据采集和管理平台有两个子平台,标准版和网络版。虽然教育部相关部门一直在推荐和鼓励高校使用网络版,但根据2015年初的调查,全国仍有700多所高职院校使用标准版采集状态数据。可见,网络版的推广和普及还需要下功夫。 2014年以来,在课题组研发团队的努力下,网络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升级,使其在结构和功能上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本文主要讨论该版本的构建思路。
一、网络版和标准版的区别
网络版是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状态数据采集和管理平台。数据范围收录标准版所有内容,具有数据采集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等功能,采用网络环境下协同上报采集方式。在使用和功能方面,网络版和标准版有以下区别(如表1所示): 总之,在使用和功能方面,网络版比标准版有更大的优势。
二、网络版开发使用的程序设计模型
状态数据采集和管理平台涉及十二大项,70多个小项,共1000多个领域。数据项丰富,但每个页面的样式基本相同。如果按照传统的程序开发模式,页面和数据项一一对应,会导致开发工作量大,程序难以复用。而且,在调整数据项时,需要调整相应的页面,容易导致回归错误。为此,设计了一种可以根据预定义的数据项动态调整平台的程序开发模型。该模型的构建形式如下(如图 1 所示)。 (一)definition采集data 项定义了每个字段的属性,包括:字段名,字段类型,字段长度,是否允许为空,是否需要。(二)definition平台数据中心定义满足预定义数据项所需的数据中心将成为平台数据存储和交换的中心。(三)设计转换器转换器负责将预定义数据项加载到程序WEB页面中,并将WEB页面提交的数据交换传输到平台数据中心,是平台数据处理的核心,包括:1.根据页面请求加载相应的数据项和标准;2.将加载数据项和标准生成用户操作的WEB页面;3.提交页面数据比对数据标准需要数据验证;4.转换生成页面采集的数据到平台数据中心。(四)设计采集' s 与用户交互的WEB页面设计平台:
三、网络版功能
(一)操作界面与标准版一致。由于网络版用户大多使用标准版,且多数审稿专家熟悉标准版,所以网络版的操作界面应该是尽量接近用户的方便。标准版是一样的。(二)三个用户角色和他们的工作分配。在网络版中,设置了以下三个不同的用户角色:状态数据负责人:负责人对于整个状态数据采集和管理工作,通常由负责人负责分配其他用户角色和相应的工作任务;数据表负责人:负责具体数据表的数据管理,通常由负责人负责审核具体数据表所属部门的数据;数据表采集人:负责具体数据表的数据采集工作,通常为y 负责人可负责具体数据表中部门数据的采集工作。默认老师是自己的基本信息和教学资料表采集人; (三)灵活的开关设置。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管理模式的差异,网络版应该同时兼容多种采集模式。为此,在多个开关设置设计在后台供用户选择(如图2所示),方便各高校使用不同的开关组合,形成各种采集模式。(四)统一数据源管理。为了维护数据的一致性,将组织机构设置、部门领导设置、开放专业、教师情况(教师基本情况、教师教学情况、教师其他情况)作为数据源进行统一管理(如图所示)图3)并且,一旦教师的性质发生变化,该教师的所有相关数据记录在平台中的位置都会自动切换。
例如,当教师从学校专职教师调整为学校*敏*感*词*教师时,教师基本情况记录、教学情况记录等情况记录会自动从6.1 表到6.2 表。 (五)两大数据检测机制。为了保持数据的合理性,设置了两大检测机制:1.数据合理范围检测:检查关键数据值是否在合理值范围内,所以尽量避免出现单一数据;2.Data 逻辑验证:采用与标准版相同的数据逻辑验证机制。(六)Data 导入导出。数据在线版中的数据中心可以通过以下渠道与Excel文件中的数据进行交换:1.将Excel中多记录数据表的数据导入到网络版对应的数据表中,充分利用Excel在多记录中的优势记录数据输入;2.将网络版的数据导出到标准版,方便用户存档。(七)统一任务提醒和任务监控。由于网络版需要多人协调状态数据采集和网络环境中的管理,它内置了任务推送机制。任务分配完成后,会在平台提醒相关任务承担者该任务。此外,平台的任务监控栏中会显示每个任务执行者当前的工作状态和表现。 (八)内嵌数据智能同步。是将数据中心在线版的数据上传到云端的国家高职数据监控中心,上传前会自动对数据进行案例分析操作。全量备份操作。(十)Data Universal Query。提供对采集状态数据的通用查询。
四、网络版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基于以下原因,网络版必将成为职业院校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和管理的主流平台。
<p>(一)*敏*感*词*业院校使用的业务系统(如教务系统、学术系统、科研系统等) .),从源头上实现实时采集状态数据的目标,为此需要在网络版数据中心*敏*感*词*封装数据交换总线,设计数据交换接口,实现数据与其他业务系统交换,目前状态数据采集仍采用年度采集的形式,当网络版的流行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逐渐从年度数据采集的形式过渡到采集以季度和月度数据采集的形式,并最终实现实时数据采集,由业务系统自动生成平台数据,达到“采集数据于”的效果无身”。(三)可以进一步扩展到手机采集模式,如手机APP或微信等,方便高职师生进行数据采集。 (四)可以进一步实现多平台共享。目前高职系统内有“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和“专业”“建设平台”(即专业建设和职业发展管理)支持中央政府提升高职教育专业服务业发展能力项目的平台)和高水平报告等平台分开运营。交集,导致各高职院校出现大量数据重复采集,未来应先确定高职院校的数据标准,再根据网络版本进行调整实现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的数据标准 其他平台的对接,使采集的数据实现“一次采集,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