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1971名受访者觉得自己的信息被过度收集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21-07-30 21:11调查显示1971名受访者觉得自己的信息被过度收集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社会调查中心对1971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9.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信息被过度采集。 66.1%的受访者指出,很多手机应用未经授权无法使用,只能强制用户接受。为防止过度采集信息,61.3%的受访者建议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尤其是财产、生物识别等敏感信息。 59.2% 建议仔细阅读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
79.2% 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信息被过度采集
四川传媒大学大三学生肖晓(化名)认为,技术越先进,信息就越透明。比如二维码点餐、扫码支付,都是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但也有伟大的东西。外卖点餐等安全隐患,肯定会泄露个人位置信息。
在调查中,79.2% 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信息被过度采集。
员工姜燕(化名)表示,在安装新APP时,几乎需要对手机内存、*敏*感*词*、手机权限进行授权,而这些权限并不都是必须的。 “有一次我浏览网页咨询牙齿矫正,我在网页上填写了一个电话号码,不到半小时就有人打来了。之后我时不时会接到相关电话,导致我一定的麻烦。”
网络平台过度采集个人信息有哪些? 66.1%的受访者指出,很多手机APP未经授权不能使用,只能强制用户接受。 64.4% 的受访者指出平台会默认用户启用各种权限。其他包括:对用户提出不合理的授权要求(48.5%)、采集敏感信息时未明确告知用户目的(44.2%)、随意使用用户信息(28.2 %) )等等。
姜艳表示,购物和支付类APP有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家庭住址、银行卡等信息,一旦泄露非常危险。还有一些应用没有授权位置和手机信息就不能使用,很多小程序也需要用户允许获取相关的账号信息。
“在很多软件或平台上,注册账号时都需要手机短信验证码。也有一些游戏需要输入ID号进行防沉迷设置。”小晓觉得*敏*感*词*号和一些手机存储信息的权限,经常被过度采集。
在调查中,受访者认为他们的手机号码(60.1%)、*敏*感*词*(53.1%)、*敏*感*词*号码(47.6%)和位置(46. 1%) 和其他信息被过度采集。其他包括:用户个人照片(32.8%)、财产状况(22.4%)、短信(21.9%)、生物识别(15.8%)、生理信息( 10.5%) 等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介绍,当前过度采集个人信息有以下几种情况。比如手电筒APP需要访问*敏*感*词*,三是超出了法律要求。
“过度采集个人信息主要是出于商业利益,采集的信息和数据越多,商业价值就越大。从轻到用户画像,可以利用用户画像进行精准营销,发送商业广告。*敏*感*词*活动。”朱伟说。
61.3% 的受访者建议不要随便填写个人信息
为防止过度采集信息,61.3%的受访者建议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尤其是财产、生物识别等敏感信息。 59.2% 建议仔细阅读应用权限、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55.2% 的受访者建议加强隐私观念和积极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48.6%受访者建议不要随便同意信息采集要求。认真考虑很重要。 33.9%的受访者建议在个人信息被泄露时,应积极通过合法渠道维权。 30.4% 表示他们不会扫描未知来源的二维码。请勿安装来源不明的应用。
朱伟建议用户要定期清除自己的使用记录,无论是在PC端还是手机端。未使用的网络服务或应用程序应注销您的帐户,不要只是删除应用程序。其次,如果发现有人滥用自己的信息,侵犯自己的权益,可以按照《网络安全法》的规定,要求网络运营者停止侵权。这是用户的权利。同时,如果发现网络运营者采集了自己的错误信息,也有权要求更正。
“不要在公共区域使用wifi,也不要浏览一些不安全的网站。”小小说。
“个人信息涉及金融安全,也就是个人资产的安全。所以网上支付和银行卡关联的时候,如果卡是特殊卡,不要把钱都放在这张卡里。对于比如你有1万元,那么关联的卡可能有两三千元。”朱伟说,不要轻易打开或者做性格测试,也不要投票给别人授权APP获取你的信息。这种投票毫无意义,得不偿失。对于一票,将所有信息提供给他人存在巨大风险。
江燕建议大家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不要随便授权一些应用软件,尽量少在网站留下自己的隐私信息。
“不要随便回复验证码。如果有链接,不要轻易点击,因为很可能你会在手机或PC上安装插件来监控你的行为。对于比如打开浏览器找医院,第二天就接到了医院的电话。研究过程中,有时它实际上是不小心安装在用户手机上的。通过这种插件,用户的行为被监控和采集,然后你的信息在网络黑色产业链的运作下被转卖。”朱伟表示,安装安全软件、定期清理插件也很重要。
“电话号码、学校和其他信息太容易泄露了。”北京师范大学政府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杨娇玉(化名)建议谨慎对待需要填写信息的应用,注意识别和过滤垃圾软件。不要害怕。如果觉得麻烦,就盲目安装授权,不过滤。
为切实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个人信息使用,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今年以来,工信部向社会通报了五批侵犯用户权益的应用程序(移动应用程序)。今后对问题突出、命令不当、整改不彻底的企业,将*敏*感*词*从严执法。
受访者中,00后占1.9%,90后占23.9%,80后占53.9%,70后占13.8%,60后占13.8% 5.9%,其他占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