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日活千万AI+产品手册.doc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22-08-03 11:18

  必备:日活千万AI+产品手册.doc

  具体内容:分享调研内容,收集建议,确认feature及DEMO

  对应产出: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会议议题、讨论内容、会议结论、确定问题、遗留问题、后续计划及跟进人等。

  会议纪要范例:

  ▍2.4 Kick off

  具体内容:

  特殊说明:并非所有项目均需进行,启动大型项目或重要并完整的新项目时进行kick off。

  对应产出:会议纪要,确认PM、FE、RD、QA对应负责人,明确接口人,技术人员对应一个PM接口人。

  ▍2.5 资源引入

  具体内容:商务合作需求,商务接口人

  提出方式:邮件方式详细描述资源需求

  资源需求要点:

  对应产出:需求邮件及资源到位的情况。

  ▍2.6 UE效果图

  具体内容:提请UE需求——UE接口人。

  提出方式:邮件方式,将详细描述UE需求发出,附Demo图。若需交互设计师执行交互设计,请与交互设计师优选沟通,完成交互设计设计稿后交付视觉设计师执行。

  UE需求要点:

  UE需求沟通:

  对应产出:邮件需求及UE效果图交互设计图。

  ▍2.7 PRD撰写

  具体内容:输出产品详细需求文档,清晰描述产品功能逻辑,策略及统计需求。

  对应产出:PRD,最终版本需上文档保管中心对应所立项目。

  2.7.1 PRD定位

  PRD受众:FE/RD/QA等。

  PRD重点,需求的定义,而不是需求的实现。

  2.7.2 清晰的结构

  适当拆分:例如大型栏目,进行复杂功能改版,复杂产品管理后台的。

  提供完整的流程:文字概述,流程图。

  利用目录控制大局:目录不宜太细,且提供,链接指向相应页面,各级目录编号不建议使用:一、1、(1),推荐使用1、1.1、1.1.1。

  突出重点:需要强调的内容,都用粗体,或不同的颜色标出,必要时使用截图,尽量用流程图,列表,对比等形式展现,避免大量文字模糊不清。

  2.7.3 合理的顺序

  根据用户的使用流程进行描述:适用于新的产品,入口-使用-退出。

  根据功能的依赖关系:适用于产品的新功能,新升级,使用文字开锁或流程图。

  使用表格和截图:对同类信息适当使用表格归纳,对承载很*敏*感*词*的页面应使用截图帮助理解。

  2.7.4 完整的细节

  用户状态的记录策略,如切换TAB,下次进入是否为其记录上次状态,这里特殊字符的限制,比如:定宽式样设计的字数上限。

  各种错误的提示信息:所以PRD给出各种预期到的错误,详细错误号,及对应信息可由RD提供列表。

  对其他产品的依赖及影响:是否需要其他产品提供支持或对其他产品构成影响。

  2.7.5 严谨的措辞

  不使用含糊词句:

  不要和其他产品类比:例如:同开放平台改版保持一致等。

  预期到会变动的地方需明确指出:预计后期升级的困难,帮助技术设计时考虑到可扩展性。

  字数类描述:使用字节,不要使用字(防止理解不同、可用字进行补充说明)。

  

  必要的备注说明:提示信息必须明确真实文案,与需求描述文字区别显示。

  2.7.6 变更需求

  技术评审前:变更需求需要有版本记录,需要随版本号给出日期,各版本的修改内容,提供各版本PRD撰写人。

  PRD修改记录示例:

  技术评审后:

  原则上不允许随意变更需求,除非有重大失误或影响用户体验方面可以变更需求,变更需求需要获得指导人确认后,召集项目相关同学沟通变更内容,口头达成一致后更新PRD,对应变更内容,需以批注形式标注。上传文档保存处,邮件通知项目相关同学PRD已更新及更新内容。

  ▍2.8 产品评审

  具体内容:PM内部讨论及确定PRD及UE图。

  争议处理:产品凭内部评审过程中,如遇到意见分歧的情况,可通过如下几个方法进行处理,用准确的数据说话,必要时可进行AB测试,线上尝试。

  注意事项:欢迎提出不同的建议和意见,内部评审务必达成产品需求内部一致,但是需要发在产品内部群或者产品内部会中,避免到技术评审后在公共群及公共会议室PM/PD组内才发表不同意见,影响PM专业度,或者技术误认为产品内部没有达成一致就提出开发需求。

  对应产出:会议纪要修改后的PRD既有意图。

  ▍2.9 技术评审

  具体内容:与负责项目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评审,评估实现难度,问题以及风险点。

  评审准备:

  对应产出:

  开发阶段

  ▍3.1 立项

  具体内容:评审通过后,项目负责人立项,项目正式开始启动,进入开发阶段。

  对应产出:需求分析邮件,排期。

  ▍3.2 跟进开发

  具体内容:PM/PD跟进前后端开发进度,处理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如需求有调整和改动,需及时更新加的。推进项目顺利进行。

  注意事项:开发过程中尽量避免修改需求,如遇重大问题,需要修改,见2.7.6变更需求部分操作。

  对应产出:前后端开发顺利完成,如修改需求,更新PRD邮件通知。

  测试阶段

  ▍4.1 配置数据

  具体内容:配置现场真实数据,需要人工配置的具体的数据内容。

  操作步骤:如配置推荐数据需提前向市场运营组提出需求。

  对应产出:线上真实数据,达到上线数据要求,邮件记录通报。

  ▍4.2 效果确认

  具体内容:PM,UE,对前后端开发效果进行确认反馈问题及时修复调整,使之达到预期效果可上线状态。

  注意事项:

  效果确认点:PM确认产品功能及页面,UE确认,页面设计及交互效果。

  对应产出:修复问题,PM、UE邮件记录。

  ▍4.3 内测组投放

  具体内容:QA投放公测版本。到荣誉内测组,跟进内测组用户,反馈的问题和建议,推动完成bug修复,收集到的用户建议转化为相关需求,作为后续迭代计划。

  对应产出:邮件记录,需求收集整理录入到文档管理的产品需求池,产品视图-spark需求管理。

  ▍4.4 BUG修复

  具体内容:跟进QA发出的测试问题,推动完成BUG修复。

  对应产出:测试报告。

  上线阶段

  

  ▍5.1 上线通报

  具体内容:上线前一周或更早时间,邮件通报版本上线公告介绍上线发布内容。

  通告形式:release notes+功能介绍。

  具体操作:

  邮件通报项目组相关人员,及公司全组release notes+功能介绍,release notes尽量简明扼要,列举出版本发布的新功能及优化功能点,并附上相关的功能截图介绍。

  对应产出:邮件记录官网应用升级提示,release notes。

  示例:

  ▍5.2 效果回归

  具体内容:

  PM QA等对线上效果进行再次确认,如有必要请UE同学,确认页面及功能模块的设计实现完成度与UI问题。

  针对QA测试的BUGLIST,PM需要确认debug的优先级,建议如下:

  对应产出:bug review 会议召集、邮件记录输出。

  ▍5.3 小流量因素,(投放内侧组)or A/B test

  具体内容:

  选择部分用户或者终端进行升级,进行小流量引流,投放内测组,效果,观测,平稳过渡,若有需要进行ABCtest,则进行部分用户小流量上线验证。

  当然,无论是小流量引入还是A/B test,都只是手段。PM同时更应该注重数据和用户需求的研究与分析,利于各种简单有效的手段进行验证测试,避免产品功能风险。

  另外,A/B test需要有足够的UV样本量。A/B test核心是分流,如果样本量太少,有可能会被偶然因素影响,对结果判断会有干扰。

  ▍5.4 开放正式入口

  具体内容:

  方式:提前通过邮件申请首页推荐位入口和周期,经和市场运营团队协商一致后,有运营进行操作。

  对应产出:邮件通知入口开放,效果数据同步。

  运营阶段

  ▍6.1 效果评估

  具体内容:开放入口数据统计稳定后,累计两周左右数据后,进行对比分析,给出线上,后续迭代计划。

  对应产出:效果评估报告、邮件发出。

  效果评估示例:

  ▍6.2 项目总结

  具体内容:对于流程周期较长的项目进行项目总结,主要对项目中自己或其他角色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以及后续改进方法进行总体阐述。

  对应产出:项目总结报告邮件发出。

  ▍6.3 运营推广

  具体内容:

  对应产出:PV/UV/VV使用时长等关键指标上持续优化。

  ▍6.4 持续优化

  具体内容:产品持续优化,迭代。

  对应产出:迭代计划。

  总结

  本篇列举了一个日活千万的智能硬件平台软件部分的生产流程,可有效地帮助从事智能硬件的产品人员,产品策略能力的快速提高。

  当然快速提高的前提是基础扎实,产品的基础工作是不经一番彻骨寒,岂得梅花扑鼻香,成功走出来的产品几乎是砥砺过开发、实践过营运、更是经历过市场用户的检验,这种经历也许痛、也许苦,但最终一定会使产品的思想更丰盈。

  作者:连诗路,公众号:LineLian。微信私号 Line,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阿里产品专家,希望与创业者多多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官方客服QQ群

微信人工客服

QQ人工客服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