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流量、用户增长的16个原理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22-05-24 04:17

  做流量、用户增长的16个原理

  1、做营销运营、流量增长的人必须明白,行业、职位都在快速变化,必须要具有全局思维,也就是横向思维,要懂得流量获取-流量变现-流量交付全链条涉及到的知识。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个体*敏*感*词*”才能不会因为外界环境变化而淘汰。

  2、做流量三步:必须知道你的用户画像、用户渠道、转化交易方式。一句话:做流量=低成本规模化触达目标用户群体并对其进行规模化转化交付。

  3、流量渠道:常规的媒体报道、竞品调研(如代理、媒体、竞品人员咨询)、行业交流及对接平台等。建议采用我说的排名和节点法。

  排名法:网页/app(线上只有这两种载体)都有工具可查,甚至输入关键词就可得知。(用户标签匹配渠道标签)。

  节点法:个人是消费及场景节点法、企业是产业链条图谱上下游节点法。(一个企业涉及到各种相关链条很多,如需要工商注册、税收、办公、人力招聘等等,即使是营销,也会有工具、媒体、协会等链条。)目标关键词图谱发散工具足以找到你的渠道。

  分发原理:必须知道这个渠道的流量分发原理和流量公式及影响因子。

  张国平老师曾总结只有词/人的两个公式。也就是搜索和社交流量。

  但我想补充的是:找到你所在行业的全部词(长尾/相关词)、筛选出检索量大(不是指数)、商业价值大的词根、并且竞争少(甚至0的蓝海词,这个原理就是定位,任何渠道适用),如果要竞争同一批词(圈定人)、那就要看你的ROI要求和你自己公司的CVR。每个公司对ROI要求不同,CVR不同,去进行反向推出你可以接受的排名及相应流量。

  主动被动原理:不管你是做搜索还是推荐,都是被动等着被用户发现你。叫守株待兔。我认为主动的方式有:TMK、关键词私信截流。(现在已经有工具找到目标人群的评论词,并有商机检索词二次筛选(多少钱、怎么买等)直接私信。和当年微博一样。)

  成本原理:触达用户需要成本,转化交易需要成本、交付需要成本。在触达用户方式上,必须要理解清楚,现有人力、资源、预算、产品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渠道。一个渠道的流量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流量大小、分发原理必须清楚。

  转化交易原理:包括转化方式及信息,信息有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线下面授。载体不一样,转化率不同。直播带来的信息维度更大,转化率更高。转化方式包括电话/短信/邮件/app/直播/微信/面授,另外到底是*敏*感*词*、还是群转(如线下会销、线上社群),都涉及到流量的精准度及人力支撑。这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重新组合。

  内容原理:内容的本质是解决用户的焦虑,寻找确定感。需要解除你的内容(商品)信息,也就是全面干货,人的信息要解决你的公信力背书。(外界,无论是客户、KOL、媒体、行业还是ZF。)

  受众信息原理:人的大脑对结构化、图像化(联想记忆)、故事化、情绪化、重复化(多次刺激应激反应)容易接受。

  信息流广告:冷启动+成熟。冷启动是第一关,借助一键拓量+DMP*敏*感*词*/行业人群包(代理可ID包转移)+成熟素材(自己/他人)+高出价解决模型问题。深刻理解推荐算法逻辑。ECPM=Pctr*Pcvr*cpa*智能因子系数。难点就在于如何让系统准确猜测一个未知用户曝光到成交转化率。了解一下人的大脑是如何推理的。(贝叶斯定律+逻辑推理四法)。人(用户画像)—创意—落地页(产品/转化深度和方式)根据未知用户的画像,理解已有转化画像的人标签相似度,可以进行类比猜测,再结合历史创意素材。随着每一次曝光带来新的参数纠正,不断调整算法。即使模型稳定后,也需要不断提高真实CTR/CVR。但一个本质问题依然是这是个竞价拍卖的游戏。不要过度内卷于其中的创意/页面优化。当有均值了,建议优化师需要转变方向,拓展其他渠道玩法。

  人际传播原理:*敏*感*词*用户数量+影响力+传播内容附着力,人有内行、联系人、推荐人、不同人影响力不同。(像不像外链算法?)、关键解决附着力,人是趋利避害,需求产生行为(情感+利益),最后才涉及到一些细枝末节,比如载体(个人号、H5、社群、app、社群、公众号、账号)、玩法(拼团、logo、分销、代理、加盟、众筹、投票、测试、公益)等等。其他的再就是一些人性的涉及。(参考《影响力》)。

  选题+文章原理:你的选题无非是常规、月经、热点,更多是常规选题,无论你是找竞品还是自己还是用户问卷调研。都不如关键词选题法那么好使。人会私自底下去告诉搜索引擎他搜了什么看了什么去了什么地方,但不会告诉你,有些东西机器比我们自己更懂自己。

  根据5118工具筛选出细分行业全体词(用户所有话题),找到高频词根(用户热门话题)、商业价值大词根(不要泛粉)、是否竞品提及及发布时间(差异化)。解决所有目标用户群体选题。

  选题之后是素材产出,无论是全网搜集(又是一个爬虫)、还是采用内容规划(长尾词规划工具自动寻找素材),你再智能点,就是AI智能原创(核心词自动改写。)一套下来全是机器自动化获客。但是这种创意方式还是需要人,创意无限,我们终将战胜机器。

  信息原理:你也可以理解为上文说的内容,内容可以是文章、工具或者你能用五感感知的一切。我们的难点其实在于自己去想内容的创造。

  原创来讲不管你是自己还是招人(可能还不是行业人士)、还是找别人投稿(付费免费)或者变种采访全民任务模式,都会遇到瓶颈。

  伪原创的模式就是采集、搬运、变(文-图-音-视频-直播)、洗稿、转载、抄袭等等。

  以上的模式集大成者就是现在的各种大平台。比如搜索和抖音,并不产生内容,他们只是内容的搬运工。前期都是采用采集的方式获客,但是这种采集是经过加工,应该可以说是大数据挖掘算法。(天眼查、天气网、抖查查、ASO),后来做内容的加入UGC、PGC平台。

  找到你的目标用户需求,看一下是否有公开数据(如各种政府、行业的公开数据、各平台的表面数据:展现、评论、购买、观看)可以爬取,然后进行工具/产品化,再结合SEO布局击中。(我深度理解了张国平的那段话,来回看了不下几十次这段话)。

  经历或者观察过医疗、教育、P2P、......以及持续快两年的疫情后(各行业影响)各种行业变动,相关产业链的人深受影响,想说点别的。

  人生原理:如果你能制定游戏规则(平台/中介),你是王者,不能,就要理解这个游戏规则参与进去。(最大的中介是谁?-GJ)。

  单位时间的溢价—升职加薪提高稀缺垄断刚需能力—70%普通人竞争。

  单位时间充分售卖还有复利价值—出书、网站、版权、IP、网络效应。中介—(GJ、公司、平台(中介的中介))他人时间售卖抽佣金躺座。

  产品稀缺产品为王(垄断)—产品过剩—中介为王(线下商超、国美等线上各种平台)—产品过剩渠道过剩分散—IP为王。

  在《0-1》这本书中提到垄断的方式:政策/资源、网络效应、规模效应、技术专利版权、品牌IP。想想这里面哪个对于普通人来讲好进入?

  销售额=客单价*(流量*转化率*复购率*推荐率=人次)

  价值=影响人数+影响时间+创造

  提醒大家:熵增原理让我深刻理解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高人指路、自己领悟的来源了。必须打破舒适圈、不断新增目标、吸取信息。(AI智能化不知道是不是终局)

  外界环境的变化会越来越剧烈(低熵的人与熵增的整体环境),不要寄希望于平台的稳定,个体必须觉醒,这种觉醒即使不离开平台,也是你能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官方客服QQ群

微信人工客服

QQ人工客服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