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析常用的指标之内容指标(内容型产品常见的分析指标及分析方向(一))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22-04-05 13:03

  网站分析常用的指标之内容指标(内容型产品常见的分析指标及分析方向(一))

  一、 内容产品框架

  内容类产品是一个标题,可以是视频、音频、直播等。区别在于内容的形式不同,通常分为几类,即信息类、娱乐类、工具类,以知识为基础,以社会为基础。今天我们以信息化产品为例,谈谈这类产品的常见分析指标和分析方向。

  此类产品通常可以分解为三个维度,即作者-内容-用户。作者——可以制作内容并与用户互动;内容——通过一系列过滤策略、内容分发、推荐策略,尽量展示给需要的用户;用户——可以消费内容并与作者或其他用户交互。

  框架:

  

  二、 常用指标

  2.1 笔者这边常用指标

  作者属性:

  语言、地区、发帖方式、作者评分、账号类型、频道、合约状态、创建时间、账号id、年龄、性别、站内粉丝、站内关注者、平台等;

  常见的作者分析指标:

  1、新老作者分布及占比

  2、作者特征分布:评分、账号类型、合约状态、作者状态分布等。

  3、关键作者特征分布:关键MCN、PGC、TOPN等分布。

  4、作者基本属性:年龄、性别、地域、语言分布等。

  

  2.2 内容端常用指标

  内容漏斗:无论是任何渠道爬取、站点提取,还是平台作者自发文章的内容,通常都需要逐层过滤。首先是泛化和去重,然后过滤掉一些不适合在平台上展示的内容,比如黑名单、低质量内容、抄袭内容、内容不完整、*敏*感*词*暴力等通过一些模型的机器审查和人工审查。然后,根据内容分发和过滤时的一些规则,分发和过滤什么样的内容可以分发给什么样的用户,比如用户评分、垂直类别等。在前端显示方面,个性化推荐根据频道主页面的推荐位置进行分配,并展示给用户。最后一个内容显示一定时间后,其时效性就会过期,不再显示。

  

  常见的内容属性数据包括:内容语言、地域、推荐状态、展示状态、内容类别、内容分级、内容来源、内容关键词、内容分类(多级)、内容创建时间、发布时间、过期时间等待;

  常用内容分析指标:1、文章内容评分分布、内容展示状态分布、内容推荐、内容话题分布、内容垂直分布;2、詹文章内容评分分布、内容主题分布、内容垂直分布等;内容已过期

  

  3 作者 & 内容 & 用户投资组合分析指标

  作者和内容分析指标:

  1、作者发文数分布(多特征)、新老作者发文数分布、不同渠道发文数(渠道评价)、活跃作者数、和提交率;

  2、作者各类文章分布、作者文章内容类别分布、作者文章重复率、作者文章认可率等;

  3、 作者生命周期(转化漏斗和异常监测):新作者、留存(当天/多天)、帖子留存(当天/多天)、流失、召回

  内容和用户分析指标:

  每个用户的用户点击率+内容维度,每个维度用户的动作+各种内容用户(显示/点击/转发/采集/评论...),每个维度用户的动作+每个频道的内容用户,每个频道的热门内容维度用户/热门类别/热门话题

  作者 & 内容 & 用户分析指标:

  用户在各个维度的消费行为for+各个内容维度+各个作者维度(展示/点击/转发/采集/评论……)

  三、常用分析框架及对应指标

  构建作者内容指标体系,可以为产品提供与内容/作者/用户相关的常规分析框架和数据基础。分析的重点可以如下:

  

  1、核心指标波动归因,通过洞察用户留存变化->归因于人均观看内容数量变化->归因于创作者和内容,为业务人员抓握提供指导性的产品优化;

  2、对创作者来源进行评估,为平台开发新的优质创作者提供分析依据,优化创作者来源结构,合理分配作者端渠道拉动新的投资回报率;

  3、从入口->审核->展览->过期全链路漏斗监控内容,监控各层机器审核员审核、分发等过滤策略是否正常合理,各层内容丢失程度分阶段并优化各个级别的内容生命周期漏斗和策略;

  4、 监控创作者生命周期,衡量作者发帖-> 反馈机制是否合理可持续,监控整体作者加量、登录/留帖、优质作者是否获得足够的激励;

  5、监控热点内容/话题集中度,丰富产品内容的多样性,评估各种内容的供需是否平衡,稀缺内容是否受到流量保护,为引入的内容提供优化建议内容和生态平衡;

  6、 监控作者和用户的关注者关系,分析作者与用户互动的健康度和深度;

  7、推荐算法效果的评价,​​本文文章指标未涵盖,主要通过次日浏览留存、vv、人均浏览时长等指标衡量, 和 ctr;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官方客服QQ群

微信人工客服

QQ人工客服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