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内容管理系统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Linux集群技术的校园网络服务平台的构建)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22-01-17 09:05网站内容管理系统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Linux集群技术的校园网络服务平台的构建)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Linux集群技术的校园网络服务平台构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的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了以网络为中心的时代。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然而,互联网用户数量和网络流量的快速增长使得网络上越来越多的服务器显得笨重,这对网络服务器的可扩展性和可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负载较重的服务器,CPU 和 I/O 处理能力将很快成为瓶颈。由于单台服务器的性能总是有限的,单纯提高硬件性能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为此,必须使用多服务器和负载均衡技术来满足大量并发访问的需求。Linux虚拟服务器采用负载均衡技术,将多台服务器组成一个虚拟服务器。
集群系统是由多台同构或异构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完成特定任务而形成的。该集群系统可用于一些大量的科学计算和信息处理,其性价比非常好。基于Linux的集群系统可以提供负载均衡的功能。系统可以持续监控集群中每一台实际服务器的负载状态,并将外网的各种请求转发到内网的一台实际服务器上执行。当一台节点机器出现故障时,其他节点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客户端的访问不会中断。从而以更低的成本消除网络瓶颈,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二、文学评论
集群是一组计算机,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为用户提供一组网络资源。这些单独的计算机系统是集群的节点。根据功能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可用集群(HA)、负载均衡集群(Load balance clusters)、高性能计算集群(HPC)、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等类别。
早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Digital就开始了集群系统的研发。1990年代后期,Linux操作系统不断成熟,其健壮性不断增强。它还提供了 GNU 软件和标准化的 PVM 和 MPI 消息传递机制。最重要的是Linux在普通PC上提供了高性能网络。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基于Linux的集群系统的发展。随着人们对Linux服务器依赖的加深,利用Linux集群技术构建网络服务器成为未来网络服务器的发展方向之一。在国际上,LVS(Linux Virtual Server,Linux虚拟服务器)集群系统已经应用到很多负载较重的站点。在国内,LVS集群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包括×××在内的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早在1990年代就开始了基于Linux的集群的研究。联想、浪潮等国内多家企业都有Linux集群产品和解决方案。谷歌、百度和腾讯都在后台使用Linux集群,其中谷歌在2005年达到200万。不仅如此,Linux集群广泛应用于金融、证券、电信、电子商务和IT行业。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
1、虚拟网络实验环境的搭建。
2.高可用集群中编写的HeartBeat脚本如何实现服务器Down后的自动切换。
3. LVS负载均衡集群中IP负载均衡调度器使用的算法和对应的脚本。
4、如何让真正的WEB服务器调用存储服务器的数据源。
5. 三层架构WEB服务器集群的设计与实现。
研究方法:
在VMware-workstation上部署Red hat5.4操作系统,在Red Hat环境下完成毕业论文中提到的相关内容。VMware Workstation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桌面虚拟计算机软件,它为用户提供了在单个桌面上同时运行不同操作系统以及开发、测试和部署新应用程序的最佳解决方案。VMware Workstation 在单个物理机以及*敏*感*词*虚拟机上模拟完整的网络环境。
四、主要参考资料
[1] 张洪波. Linux命令应用百科[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1
[2] 伯德兄弟。鸟哥的Linux私厨基础学习(第二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09.
[3] 伯德兄弟。鸟哥的Linux私房菜:服务器搭建(第二版)[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4](美国)赛曼苏尔。Linux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6
[5](美国)马克 G.索贝尔。红帽 Linux 指南 [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10
[6] 七人行工作室。Linux 使用技巧及故障排除快速查手册[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07
[7](美国)莱莫。CCNA学习指南(第5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04.
[8] 林慧辰. 红帽Linux服务器配置与应用(第二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01
[9] 王国明. 集群计算系统分析与研究。[J] 计算机知识与技术。2006.32。
[10] 胡晓军. Linux服务器集群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广东工业大学。2005 年。
[11](美国)(卡尔·科珀)。Linux 企业集群:使用商品硬件和自由软件构建高可用性集群
[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03.
五、研究进展
第一周,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周,回顾和采集相关文献。
第3-4周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和程序论证。
第5-6周网络仿真环境搭建及系统总体设计。
第7-8周高可用集群、LVS负载均衡集群、共享存储的详细设计。
第9-11周进行相关配置脚本的编写和集群系统的实现。
第12-13周在以上基础上对相关设计进行细化和改进,并在电脑上实现,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初稿。
第14-15周系统录用;毕业论文修改定稿;准备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