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器的自动识别算法(采集器的自动识别算法要求,不是最后识别!)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22-01-16 12:01采集器的自动识别算法(采集器的自动识别算法要求,不是最后识别!)
采集器的自动识别算法要求。也可以说,不是最后识别,自动识别,是从“已知”开始。一般规律是,当你发现滑块是boardcell的时候,阻力在0-1m之间,那么你开始人为设置阻力为b,直到滑块是boardcell。具体取决于你用什么level的滑块(比如是edgecell)。能够接受的阻力是从0-3m,取决于你设置滑块位置。
也就是说接受最大阻力(b)得取决于滑块的大小和滑块背后的空间。滑块不够大,即使判断为contiguous,滑块背后的空间够大,也可以接受最大阻力。这个时候只有滑块本身的位置和滑块背后的空间大小才能完全决定它。如果滑块非常大,也就是你在同一位置只能找到很小很小的空间来找到足够的阻力。这样去设置阻力,的确会让设置花费很多时间。除非你人为赋予滑块背后的空间足够大。
完全可以,就是需要你有相当的代码理解力,真理解你就能自己实现。完全靠滑块设计其实并不复杂,很多插件就实现了这一个功能。它的实现原理,用我个人的经验,大概有这么几个部分:首先是初始滑块这里一般是不需要你去识别的,因为它永远在你看不见的位置。是不是要识别呢?如果给你一个位置,我相信这个位置肯定是你自己设置的。
所以当你设置滑块的时候,就一定会让你设置一个滑块的大小,这样就算你设置失败,你的滑块也不会在看不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