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修改网站内容( 如何才能做好设计决策?案例聊聊我个人的思考)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21-12-25 16:13怎样修改网站内容(
如何才能做好设计决策?案例聊聊我个人的思考)
对于相同的需求,设计师可以提出多种设计方案。他们如何做出设计决策?
一方面要做好初步设计调研、竞品分析、数据分析等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基于设计本身,从设计本身中寻找更理想的设计方案。设计经验。今天结合一个案例谈谈我的个人想法。
一、案例背景
最近在产品测试中,同事建议“查看详情”跳转到新页面。返回时,他没有跳回当前列表页码,而是返回到了列表首页。用户必须再次切换到上一个浏览页面,才能在选择下一条消息后继续查看详情。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有点“反人类”。
听了他的话,我还真的做了,而且确实有这个问题。我不禁感叹“我错过了这个细节”,但仔细想想,我总觉得这个需求有点不对。
于是按照常规的设计流程,进行了一些竞品调研和场景分析。
二、竞争产品研究
首先查看了一些后台管理产品,发现大部分场景“返回”都是返回列表首页,有的返回当前页面。这说明没有技术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设计呢?
这就需要回到用户场景,深入挖掘。
三、场景分析
对于B端产品,用户可能面临海量数据,数据呈现的主流形式是表格。为了提高用户效率,搜索已经成为标准功能。用户可能只有耐心阅读前2页的数据内容,如果不满足用户的需求,他会选择搜索。
因此,B端产品可以看作是一个“再搜索”的场景。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认为用户不会一直翻页寻找自己的运营目标。
此外,B端用户的主要目标是完成业务工作。如果是不负责的,就不会像C端用户那样主动“挂出”查看页面内容。因此,首先要保证用户能够快速定位到目标数据,完成详细查看。
但是,测试场景中的用户行为与真实用户不同,两者的运营目标也不同。最后,我们决定将这个需求降级,暂时不修改,或者将返回函数返回到表单的首页。后续处理将根据用户的实际反馈进行。
四、深度思考交互
后来想了想,发现“回到前几页”只是表面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如何获取需要的信息,以及如何将信息呈现给用户。转化为设计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我们可以将上述问题分成用户体验的五个要素来寻找答案。
1. 帧层
1)页面跳转的方式
通常,B端产品页面跳转是drill-down,即表单页面和详情页面不共存。传统的网页浏览采用新打开的浏览器标签的形式,实现了内容的并行独立显示,避免了跳转和返回的问题。例如,电子商务平台的详细页面显示允许用户通过打开新的浏览器选项卡来并行查看多个详细信息。
这种新开页面的形式在管理系统中很少使用,主要用于跨产品页面跳转或订单购买页面。例如,阿里云和腾讯云产品功能之间的相互跳转采用新开标签的形式,可以保证用户并行操作,方便信息之间的比较和参考。
浏览器选项卡
2) 系统中的标签
系统中的标签也是相互独立的,互不干扰,多窗口自由切换,信息保存在系统内部,用户视觉运动相对集中,交互操作成本低降低。当然,标签栏属于框架级别,始终占据页面位置,这会进一步压缩屏幕的有效垂直空间。
系统中的标签
框架层属于顶层设计,决定了产品的信息架构和交互逻辑。考虑更多的是一致性,需要综合考虑和确定。不能仅仅因为页面的交互形式就进行更改,否则会带来更高的开发成本。
2. 结构层
结构层更多的是信息的组织,尤其是信息量大的表格。除了搜索功能*敏*感*词*,结合列表的基本信息,准确定位所需信息,使查看决策,从而减少错误判断导致的不必要操作。
例如,在电商平台商家的后台订单管理中,将订单根据不同的状态拆分到不同的表中,通过关键词过滤、排序策略等帮助用户过滤目标内容。
搜索和过滤精确定位内容
3. 表示层
1)浮动层组件
在页面上来回跳转确实会导致用户效率下降。如果页面内容不多,可以用弹窗和抽屉代替。这两种方法都是出现在当前页面的浮动层组件,可以避免返回导致的页面刷新问题。
抽屉组件避免返回操作
2) 持续查看信息
对于用户日常高频操作信息,可在详情页增加连续操作按钮,让用户无需返回即可完成信息查看。例如,在邮箱内容的详情页,用户可以使用“上一个、下一个”功能在固定页面上一一查看邮件,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电子邮件上一个、下一个切换功能
五、写在最后
以上是个人对页面跳转的一些想法。一般来说,设计形式和交互逻辑可以多种多样,但设计必须围绕用户需求和业务场景进行开发。只有抓住根本问题,才能做出正确的设计决策。
#专栏作家#
子木先生。公众号:紫木UXD(HelloDesign),大家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产品体验设计师。8年互联网行业从业经验,擅长体验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论、交互设计研究。
本文首发于大家作为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