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析常用的指标之内容指标(页面低质量的流量判断符合哪些原因?如何提高转化阶段? )

优采云 发布时间: 2021-12-11 04:26

  网站分析常用的指标之内容指标(页面低质量的流量判断符合哪些原因?如何提高转化阶段?

)

  通过点击行为,用户可以通过第一层“过滤器”,以及点击行为的2个数据:

  点击率越高,页面呈现的吸引人的内容就能有效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跳出率越高,页面呈现内容的欺骗性就越高,呈现的链接内容和文案没有吸引力。因此,在一级过滤器的优化中,尽量提高页面的点击率,降低页面的跳出率。尽量让用户下沉到二级页面(或目标页面)。

  可以看出,低质量页面流量的判断往往符合以下特征:

  这些低质量流量有几个主要原因:

  

  各种外部渠道的优缺点

  从上图不难看出,流量大的渠道往往带来的转化率低;在高转化率的背后,是中低流量。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把握操作的不同阶段。我们是在新品推广的初期增加曝光度吗?中期改善转化阶段?是后期维护和利润提升的阶段,以便更好地把握不同推广渠道的选择。

  中间页

  流量成功通过第一层后,在中间页面阶段,其内容包括:

  不同的中间页面也有不同的数据指标,反映页面内容的质量和流量的方向。中页质量的考量:进入商品详情页的访问量,UV到达详情页的转化率=详情页UV/中页UV,说说不同类型的影响和分析的流量中间页。

  当前搜索框的重要性上面也有提到,所以在搜索列表页面,我们最关注用户搜索到的关键词来确定用户最关注的产品,从而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一般指标为:

  搜索点击率=点击次数/搜索次数

这个指标衡量搜索页面的呈现质量,理论上而言搜索点击率要在200%及以上才是比较健康。

UV到详情页转化率=详情页UV/搜索或者列表页UV

该指标在搜索和列表中同样适用,用来平衡点击率的作弊可能,也是反映三级页面呈现质量的指标之一。

搜索无结果次数

用以反映关键词涉及的品牌品类缺失或者未关联指标。当然搜索无结果词的次数是越低越好。

对于搜索词呈现结果为空的品类,需要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对相关类目开启招商,引进产品线;

对于未关联的品类需要着重优化页面重新关联。

搜索结果页首屏点击率=搜索首屏点击次数/搜索次数

该指标用以衡量搜索结果首屏的商品排序质量与呈现质量。

该数据指标的好坏可以间接的反映出搜索词呈现的页面排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

同理列表页的首屏指标也与此一样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即列表页首屏点击率=列表页首屏点击次数/列表页PV。

搜索词产生的搜索次数

一个搜索词的搜索次数高表示该词所涉及的类目需求量高,反之亦然;如果是在列表页则为访问PV

搜索词被多少人搜索的数量

一个搜索词的搜索人数高表示该词所涉及的类目需求量高-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搜索次数作弊的情况,

反之亦然如果是在列表页则为访问UV

高级筛选项点击次数

在搜索列表页中,页面顶部的高级筛选项是为提供快速定位而设立的,高级筛选项的点击次数和使用率

也可以为运营人员提供商品热度参考。

举个例子:在客人搜索“单肩包”或者访问单肩包的列表页,

在这些页面中都会出现比如材质,价格款式等参数项来给用户选择筛选,通过监控页面的筛选参数的点击次数,

可以得到相关“单肩包”哪些款式哪些材质多少价位是消费者主要关注的,并以此来进行主推产品的规划。

  对于指标的数据分析,可以这样理解:

  判断搜索词的热度

根据搜索词的搜素次数搜索人数重点关注排名靠前的高搜索量的关键词,搜索量高,代表关注度高,接受性强。

热门搜索词关注其点击率与详情页到达率

1)点击率过高,UV到详情页到达率一般,可能出现了点击作弊的情况(商户用来刷新排名);

2)点击率高,到达率也高。说明该关键词的搜索结果页面运转良好同时也说明该关键词页面排序合理。

高级筛选项的设置

高级筛选项参数点击次数过低,使用率较少则需要重新设置高筛项展示项目。提高使用率。

无结果的关键词

对于搜索无结果的关键词则需要进行深度分析,是否是系统问题或者为未涉及未引进的产品,

并反馈给招商采购部门用以提供采购参考。

  频道页和活动页只做流量用,一般起到上一个下一个链接的作用。通过聚合和划分流量,使流量更加准确和集中。因此,其数据指标分析的目的是让客户下沉,跳转到商品详情页。数据指标一般为:

  点击率 = 页面点击数/页面UV数

一般情况而言,点击率用来衡量频道页入口链接图和轮播图的质量,是否吸引人,文案是否贴切相关,当然

也能形容商品的铺排是否合理。

到达详情页转化率 = 到达详情页UV/页面UV

用以形容活动页的产品铺排布局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

当然有时候活动页也是需要考核成交转化率=成交件数/详情页UV,有时候还包含页面停留时间的维度。

  3.销售转化指标

  著名的电商通用公式:销售额=流量(UV)*转化率(CR)*客单价。

  围绕这个公式,这三个指标可谓是三足鼎立。我们不难知道,流量(UV)反映了网站内外对广告、SNS、SEO推广的操作体验;客户的单价反映了产品的供应端和品类市场;转换指数基于这两个指标。结点是体验运营能力,体现产品在市场/供应方面的价值。只有控制好这个指标,才能准确的做出销售判断,更均衡地把握产品端和运营端的各种调整。

  

  销售转化指标详情页、购物车和订单

  最终会转化为订单,我们还需要多关注:详情页、购物车和订单情况。网购时,影响用户转化的因素显然不仅与详情页的质量密不可分,而且明显呈正相关。量化数据指标可分为:

  平均页面停留时间=页面停留总时间/访问UV数

该指标与页面的呈现布局有着明显关联,包含商品参数介绍,详情图片描述,客服在线情况,好评率等。

加入购物车数

其决定因素如下:

1) 详情页页面综合质量(图片,排版,展示,参数说明,售后信息);

2) 在线客服综合服务指数(响应时间,在线时长,答复满意度);

3) 评价信息(好评率,差评回复内容,晒单信息)。

  

  流量转化漏斗

  说到购物车,真的很有趣。一方面,它的初衷是为了节省用户在多个产品之间的支付时间,但出乎意料的是,购物车可以有效提高客户单价。结合全折优惠券等促销方式,购物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回购

  在当前电子商务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流量只会越来越贵,而获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可以维持多个老客户。

  复够率 = 一段时间内重复购买的客户数/一段时间内产生购买的客户数

这指标让我们更关注时间的维度,从而横向分析问题。

有据可查,一个成熟期的购物网站其老用户贡献的销售额占据总数的60%-70%之多。

因此我们在看到流量漏斗的转化模型的同时,更加要加深对会员的分层管理,

用良好的服务于产品以及具有创意和力度的活动维系你的老用户。

复够率过低

1)表示没有对老会员进行足够的唤醒,可通过短信push线下广告等等活动进行推广激活

2)也有可能近期投入的拉新的资源较多,导致新客增多降低了复够率,需要核实拉新活动的数据

3)超低价或者超优惠活动引流也会导致大量新用户引入,也会对复够率产生影响。

  4.客户价值指标

  毫无疑问,根据客户价值指标,结合RFM用户价值模型K-Means聚类算法,可以找到有价值的客户。对客户进一步精准营销。

  

  一般情况下,8类(2*2*2)用户可以根据3个RFM指标维度细分。如果业务客户基数较大,可以细分为5*5*5=128类用户.

  RFM模型的8类用户

  为了细分最有价值的用户,利用有限的营销资源集中投入,从而实现价值输出最大化;为此,我们通常需要根据RFM模型给出的分类对细分的用户进行排序,从最好到最差,然后一切都保持正常。

  在一段时间内,业务结果与您的排名一致,这意味着您的细分可以相对准确地将有价值的用户与整体用户分开。通常运营团队会不断地验证和修改维度,以提高成员运营的效率,把预算花在应该花的地方。

  

  5. 商品类别指标

  主要分析商品的种类、卖得好的商品、库存情况。当建立关联模型来分析捆绑销售哪些类型的商品时,销售的概率相对较高。

  同时,您可以根据商品品类指标,从采购管理、供应链环节管理、库存管理、商品销售基础健康、异常商品分析这些方面对商品的管理进行微调。

  采购管理:

1)供应商数据分析

2)采购匹配度分析等

供应链环节管理:

1)供应链服务情况分析(响应周期、交货及时率、订单执行率)

2)管理指标分析(物资成本占比、客户投诉率等)

库存管理:

商品库存天数

存销比

有效库存比

库存周转率等

重要指标分析:

分析包括货龄、动销率、缺货率、结构指标、价格体系、

关联分析、畅滞销等分析指标,评判商品价值,辅助调整商品策略

异常商品分析:

包括对退货率、残损率、异常商品等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商品,及时处理。

  

  6.营销活动指标

  此类指标与客户指标的关系更为密切。主要用于监控某事件对电商网站的影响,监控广告指标。

  

  7.风险控制指标

  即不可控因素的重要指标,分为:用户评价和异常订单

  用户评价分析:

分析评价、好评、差评、投诉等数据,对商铺、商品经营情况进行判断,提早发现风险并及时处理。

(投诉)异常订单分析:

划定正常订单范围,不满足正常订单属性的划分为异常订单,来有效控制刷单等异常情况出现。

  

  8.市场竞争指标

  通过百度指数、谷歌趋势等调研市场,了解竞品数据,从而更密切地了解产品的市场热度,进而分析选择产品。

  1)平台、趋势、供货量和搜索结果越大,说明市场的需求越大;

2)如果搜索量飙升,那说明市场需求非常的急迫,只要你的手脚够快,还是可以蹭一波流量

3)发现从未见过的产品,除了关注上架、销售时间以外,也可以通过Google关键词或其他关键词软件,

来判断是新产品还是改良产品。

  

  最后

  发布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基本指标体系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官方客服QQ群

微信人工客服

QQ人工客服


线